文/寂寞的红酒

  郭松龄是奉系的重要将领,是张作霖父子最为倚重的心腹。郭松龄以一介白丁之身来到奉系,靠着张氏父子的提携当上了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进入了奉系的核心层。张氏父子对郭松龄极好,可以说恩宠有加,尤其是张学良,对他言听计从,拿他当亲兄弟一样,就差把江山送给他了。但张氏父子对郭松龄如此好,郭松龄却最终还是背叛了张氏父子,1925年突然起兵反奉,差一点要了张作霖的老命。张作霖和他的奉系因郭松龄的叛乱受到严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那么张氏父子对郭松龄那么好,为何郭松龄还要起兵反奉?

  第一,郭松龄有野心,不甘屈居人下。郭松龄外号郭鬼子,一穷二白入奉,靠着张家提携身居高位。本来郭松龄应该感恩戴德,但郭松龄却认为功劳大,想要更进一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论功行赏,和他同辈的都当上了督军,唯有郭松龄张作霖没有给什么封赏,让郭松龄怀恨在心,成为郭松龄反奉的一个导火索。

  第二,郭松龄心太急。郭松龄是张作霖安排的辅助张学良的重要人物,只要他肯等,等到小六子接班就能得到重用。但郭松龄等不及,一心想要掌权。张作霖其实对郭松龄也有提防,有意压着他,怕张学良驾驭不了他,所以挫挫他的锐气。但没有想到郭松龄沉不住气,想自己单干,竟然找机会造反了,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叛乱,结果搞得奉系元气大伤,逼得张作霖不得不接受日本人的条件,坑了整个奉系。

  第三,派系斗争激化。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和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长期不和,两派矛盾非常尖锐,张作霖也乐于让他们内斗,但郭松龄的陆大派明显处于下风。不过郭松龄一派也不弱,如果跟杨宇霆搞好关系,一文一武,大有作为。不过郭松龄恃才傲物、小鸡肚肠,不满足于现状,由于士官派的姜登选抢了他的位置,张作霖又明显偏向士官派,所以郭松龄心怀不满,铤而走险,要独立单干,其实他是想当东北王。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但势力最盛的时候却说要张学良出国历练,待学成归来后,他再交权。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第四,外部势力的诱导。郭松龄虽然对张作霖心有不满,但还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一直没有反抗的机会。但张学良和冯玉祥给了他机会,张学良让他独立带兵收拢人心,让他手里有了权力。而南方革命形势如火如荼,郭松龄和南方革命政府关系密切,郭松龄受革命感召,又经冯玉祥一劝,郭松龄头脑一热就反了,结果最终白白便宜了日本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