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渡镇西河稻作文化园

  水稻原产中国,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的种植及其衍生的有关衣食住行的风俗而被称为“稻作文化”。

  我国是世界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占全球总量的31%,北京稻香种植合作社在十渡镇西河村成立,依靠拒马河水地理优势,积极发展京西贡米,已连续举办五届水稻插秧节和水稻丰收节。

  2018年10月20日第五届京西西河水稻节做为房山秋收节分会场和2018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糸列活动之一,水稻丰产丰收,更加声名远扬。

  房山京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房山京西水稻因“色白粒粗,味极香美,七煮不烂”而享誉京城。自清朝起就是皇室贡米。主要分布在房山区石窝镇高庄村、长沟镇东、西、南、北甘池村、十渡镇西河村。《房山京西贡米保护区》被国家农业部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北京稻香种植合作社

  又名蓝漪农庄。在发展“稻作文化”中先后建成了稻作文化展览馆、稻田景观区、稻作文化艺术区、亲子活动区和稻作文化主题餐厅。此外还种植多种农作物,是房山区校外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广大青少年作农业生产体验活动。

  庆祝第五届西河京西水稻节

  舞蹈队员在山青水秀的拒马河畔

  跳起欢乐的舞蹈

  舞蹈队型组字

  《2018—好江山—美如画》

  

  陆续来到活动现场

  准备体验农业生活的亲子队

  

   观众参加开镰仪式

  本次活动由房山区农村工作委员会、房山区农服中心、十渡镇政府主办,西河村委会、北京河西稻香专业种植合作社承办,300多人参加此次活动。

  西河村老农在二位青年陪同下按古代风俗,祭拜农神,拜谢天地,保佑农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拜后,老农高喊:《开镰了》!

  活动开始了

  

  京西稻特写

  现场掀起收割的劳动热潮

  几十个亲子家庭也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体验活动。让下一代体验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使这些来自北京大城市的小儿童从小爱农村,爱农民,珍惜粮食。

   丰收宴吃现场制作打糕

   亲子农业生产活动体验后 各家庭乘“丰收故事号”小火车吃农村丰收宴

   蓝漪农庄内《稻文化展览》馆

  哈哈,这些老物件,看着眼熟吧~~

  农具——犁

  大小镰刀

  打稻场上笊和扠

  著名书法家卢景辉题写的《京西贡米》

  喜笑颜开的摄友五姐妹!

  祝愿市西西河水稻文化节越办越好! 蓝漪农庄新时代路上锦绣前程!

  2019西河水稻插秧节再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