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宝吞食了含氟牙膏真的会中毒吗?

宝宝们每天都要喝奶,而且睡眠时间也比较多,所以乳牙很容易发生龋坏。

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抱着“乳牙反正是会掉的,换牙了就好了”的侥幸心理,乳牙如果没保护好,是会直接影响到将来的恒牙发育的。随着大家对乳牙重要性的认识,现在很多妈妈都很注重宝宝牙齿的保护。提到牙齿保护,首先想到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刷牙。

如何选择牙膏便成为了家长们的一大难题,毕竟是入口的东西,一定要慎重选择。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儿童牙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含氟的牙膏,另一类则是含氟牙膏。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人体缺氟就会出现龋齿与骨质疏松的症状,含氟牙膏能够保护牙齿,降低龋齿患病率,因此我国一直在向人们大力推广使用含氟牙膏,但氟的摄入如果过量,则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什么牙膏里要加入氟化物?防蛀牙呗!

龋病是牙体硬组织脱矿与再矿化动态平衡被打破的结果。脱矿,就是牙齿中的矿物质溶解、流失;而再矿化,就是溶解的矿物盐重新在牙齿上沉积。氟化物可使再矿化作用大于脱矿作用,阻止龋病的发展。

刷牙时,含氟牙膏中的氟释放出来,与膏体中的钙磷等矿物盐形成含氟矿化系统,一方面氟离子可以替换牙齿组织矿物盐中的羟基,形成含氟矿物盐,增强牙齿抗龋能力;一方面氟化物可以促进牙齿表面矿物质的沉积,使早期龋齿再矿化,修复牙釉质。由于牙齿在整个龋坏过程中都会发生脱矿,因此推荐多次、局部使用氟化物。而在牙膏中添加氟化物,可以很好的满足局部、多次使用的条件,是有效维持口腔内适宜氟浓度的首选。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牙膏都含氟化物,而且所有美国牙医学会认可的牙膏都含有氟化物。《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也认为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特别适合于有患龋倾向的儿童和老年人使用。

关于是否给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已经争论了几十年。

反方:

含氟牙膏挤多了会导致氟斑牙

含氟牙膏致癌

6岁以下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存在较大风险长时间使用含氟牙膏,会对人体、尤其是儿童造成伤害

正方:

含氟牙膏的防龋功效是明确的。

含氟牙膏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龋齿预防措施之一,对于年轻恒牙,使用含氟牙膏并进行窝沟封闭可以预防大部分龋齿

含氟牙膏只是局部应用,不吃下去,不咽下去,因此是安全的

即便是在高氟地区的人们也应该使用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会致癌吗

传言:微博上传出来这样的话,“含氟牙膏致癌”,某个品牌的含氟牙膏就算打折也没有人来买,含氟量高的水质会造成牙齿发黄等。

真相:“含氟牙膏致癌”的说法可能是对“氟化物致癌”的误解和以讹传讹。

在2008年,《南方周末》转载了《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上的一篇文章——《危险的含氟牙膏》。但这篇文章并不是在讲含氟牙膏的危害,而是在讨论氟化物摄入过量的问题,这与美国不少地方的饮用水中添加氟的背景有关。其中,氟摄入过量引发“神经疾病、内分泌疾病甚至癌症”的内容是存在争议的问题,但此后的传播,只字不提过量,以讹传讹的变成了“含氟牙膏致癌”。

2011年10月,美国加州致癌物鉴定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题为“氟化物及其盐类致癌性的证据”的文件,该文件对目前关于氟化物及其盐类致癌性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认为不能得出氟化物致癌的结论。该委员会最终也没有将氟化物加入致癌物名单。

其实,早在1977年就有人提出肿瘤死亡率与饮水氟化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对此给予极大关注;此后各国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多数结果表明癌症与饮水氟化之间无内在联系;我国关于饮水氟含量与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关系也有许多报道,也未发现存在相关性;动物实验的研究也尚未能提供有力证据说明氟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出氟化物可以致癌,“含氟牙膏致癌”的说法也都是争议性问题的以讹传讹。

那么,对于含氟牙膏,相关专家是如何科学解读的呢?

吞咽含氟牙膏,真的会中毒?

虽然使用含氟牙膏具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摄入过量可能出现氟中毒。从轻度的牙周白线到更严重的情况,即牙齿呈现白垩样的外观,并可能伴有点蚀和棕色染色。

(白垩样牙)

正因如此,不同国家对于婴幼儿何时使用含氟牙膏观点并不一致:

1.激进派:美国和英国

美国:2014年之前建议2岁后使用含氟牙膏;但是2014年更改了建议,认为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后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只是3岁前使用米粒大小的牙膏用量,3-6岁使用豌豆粒大小的牙膏量;

英国:建议长牙后使用含氟牙膏,每天两次,三岁前使用米粒大小的牙膏量来刷牙;三岁后使用豌豆粒大小牙膏。

另外,英国国民保健署(NHS)认为含有1350-1500ppm的氟化物牙膏是最有效的。三岁以下选择氟含量不少于1000ppm的牙膏,3-6岁含氟量应超过1000ppm。

2.保守派:澳大利亚、加拿大

澳大利亚牙科学会:

18个月以下不需要使用牙膏;18个月以上到5岁使用豌豆大小的牙膏量;

加拿大:

从出生到三岁,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取决于蛀牙风险的高低。如果风险较高,则使用含氟牙膏,用量是米粒大小。如果风险低,则无须使用牙膏,用清水蘸上水擦拭即可;3-6岁使用含氟牙膏,每次使用豌豆大小的用量。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含氟牙膏的态度,与当地饮水中氟的含量有一定关系,毕竟氟的来源不仅仅是牙膏,还有饮用水。

3.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至于使用含氟牙膏到底会不会中毒的问题,还得回归到咱们国家的具体情况具体来分析。

首先看吞下含氟牙膏能摄入多少氟?

我国儿童牙膏含氟量的要求是0.05%-0.11%,而据美国的建议,3岁之前使用米粒大小的牙膏,重量大约是0.1g,如果早晚两次全吞服了,氟的摄入量也只有0.1-0.22mg。

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给出的1-3岁儿童对氟的最高可耐受量是0.8mg,也就是说只有每天氟的摄入量都超过了0.8mg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否则是安全的。

对于7-12个月宝宝的氟耐受量,我国没有具体数据,参考美国营养学会的建议:7-12个月氟适宜量是0.5mg/d,最大摄入量是0.9mg/d。

可见,即便宝宝每天都将含氟牙膏吞食了,其氟的摄入量也远低于可能引起氟中毒的剂量,给宝宝使用含氟牙膏是安全的!

其实即便是出现氟中毒,症状往外也比较轻,仅限于牙齿表面出现白色斑点,中度氟中毒的时候才出现不透明的白色牙齿外观。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中明确指出

含氟牙膏有明显的防龋效果,其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龋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特别适合于有患龋倾向的儿童和老年人使用。

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无风险

对于含氟牙膏的正确使用,秦满教授表示,含氟牙膏分儿童和成人两种类别。成人含氟牙膏氟离子浓度高,在500-1500ppm之间;儿童含氟牙膏的氟离子浓度在500-1100ppm。低年龄组儿童使用含氟牙膏需要在成人监督下使用。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3岁前(不会吐)每次可以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刷牙,3岁以上(会吐)建议使用豌豆大小,每天不超过2次。

我国对于儿童牙膏的含氟量也给出了明确规定:含氟量应该在0.05%至0.11%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你给孩子买的是儿童专用的含氟牙膏,而且每次的用量也都在建议范围内,那么牙膏中的氟化物对健康的影响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美国儿童牙医学会建议,只要开始刷牙(1岁左右)就应使用含氟牙膏,用量不超过一粒米的大小。3-6岁儿童每次使用量在豌豆大小,每次不超过0.5克(或者挤出的牙膏长度不超过5毫米),同时家长要教会儿童刷牙后吐出牙膏泡沫。

慢性氟中毒只有在长期、过量摄入下才会发生,含氟牙膏只是局部应用,不吃下去,不咽下去,因此是安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氟骨症、氟牙症与含氟牙膏的使用没有关系。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微量的氟对人体没有危害反而有益处。

龋齿也就是蛀牙,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引发牙髓炎,导致牙齿疼痛,还可能引起肠胃问题。一般来说,儿童和孕妇是龋病的高风险人群,佩戴正畸矫治器的儿童青少年,有口干症的老年人等也是龋齿病的高风险人群。因此,这些人更应该使用含氟牙膏来预防龋齿。

选择儿童牙膏不要重功效而忽视成分

市面上的儿童牙膏从品牌、包装、价格到功效有太多的种类和选择,虽然知道孩子在什么阶段该用什么样的牙膏,但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功效仍然无从下手。

专家建议,选择牙膏要看原料。牙膏的基本成分有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香料、甜味剂,除此之外不同品牌的牙膏会添加一些其他的特殊成分。这些制作牙膏的原料非常普通化、大众化,有些生产厂家利用家长对口腔护理知识的缺乏,用各种“功效”吸引家长的眼球。但其实牙膏只是一种牙齿表面的清洁剂,摩擦去除牙齿上的细菌与脏东西,家长不必被各种“神奇功效”所误导,唯一需要关注的信息只有该儿童牙膏是否含氟以及含量多少,其他特殊成分可以不必过分在意。

另外,有些儿童牙膏宣扬具有防蛀功效,但使用一段时间发现对孩子的蛀牙问题没有任何改善及帮助,实际上这类牙膏只有单一的牙齿清洁功能,防蛀的功效并未通过医学上的临床验证证实其有效。所以在选择儿童牙膏时请看外盒上是否有功效性牙膏标准“QB2966(国家功效型牙膏标准)”的标识,有该标识的牙膏才是经过临床验证并证明其有效的儿童牙膏。

如果存在以下增加宝宝患蛀牙的风险因素,还是建议你尽早给孩子使用含氟牙膏:

1.妈妈/看护者存在龋齿;

2.家长/照顾者社会经济地位较低;

3.母乳喂养或者12月龄以上奶瓶喂养;

4.经常食用含糖饮料和零食(每天3次以上)

5.睡前喝天然或者添加糖的饮品;

6.氟化物摄入不足。

其实总结一下给宝宝选择牙膏其实很简单,只有两条:

1.选择正规品牌的儿童牙膏;

2.根据居住地饮水氟含量,选择适宜的含氟牙膏。

至于其他的摩擦剂啊、防腐剂啊、发泡剂等等,都是宣传的噱头罢了。担心宝宝吞咽下去有危害,主要不在选择牙膏成分上,而是尽快教会宝宝刷牙后吐出牙膏。

来源:中国消费网、搜狐健康、重庆晨报、KK健康网

推荐阅读

港珠澳大桥开通!你需要知道的N件事!

霜降养生:保暖从脚和胃开始

盘点2019年“任重道远”的好莱坞大片

老干妈卫衣、大白兔唇膏、福临门卸妆油……那些你不知道的奇葩跨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