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出自于国家一级作曲家、著名音乐家潘振声之手。然而,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一分钱》最近却玩起了涨价。

儿歌也能涨价?《一分钱》涨成《一元钱》,改了还能叫经典吗?

近日,一张截图在朋友圈疯狂流传。朋友圈疯狂流传的主角就是这首儿歌,不过歌词的内容不再是一分钱,而是与时俱进的到了一元钱。歌词的内容变成了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元钱。众所周知我们喜欢吃的猪肉最近呈现了疯狂上涨之势,猪肉价格上涨后带动了很多产品价格的上涨。如今一首经典儿歌也从一分钱涨到了一元钱,一百倍的涨幅,难道儿歌也要吃“猪肉”?

儿歌也能涨价?《一分钱》涨成《一元钱》,改了还能叫经典吗?

儿歌也要吃猪肉?儿歌显然不会吃猪肉。面对儿歌的涨价,很多网友表示这是与时俱进。虽然一分钱依然是货币单位,但除了抢红包能遇见一分钱,现实生活中一分钱已经非常少见。将一分钱,改成一元钱,不仅会更加贴近生活,而且更能带动当代学生传唱。与时俱进的看法,看似颇有些道理。然而70后、80后甚至90后,面对这样的改编却嗤之以鼻,甚至称这样的改编会毁掉一首经典。

儿歌也能涨价?《一分钱》涨成《一元钱》,改了还能叫经典吗?

为什么70后、80后、90后都不会认可这样的改编呢?因为《一分钱》这首儿歌曾是他们童年最为美好的记忆。不仅如此,《一分钱》这首儿歌,也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一分钱》的创造灵感来源于潘振声老师的一段支教经历。20世纪50年代,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潘振声选择了去宁夏当老师。在宁夏,他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孩子们排队回家时,看到学校门口维持秩序的警察叔叔,经常是走出了十多米,还不时回头叫“叔叔,再见”。196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向潘振声约稿,潘振声老师便将这段支教经历改编成了日后被人传唱的《一分钱》。

儿歌也能涨价?《一分钱》涨成《一元钱》,改了还能叫经典吗?

儿歌《一分钱》一经问世,便被那个年代的儿童唱遍了大江南北。而且这一唱,不仅陪伴了70后的童年,而且还陪伴了80后的童年,以及90后的童年。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响起《一分钱》这首儿歌,都会勾起很多美好的回忆。

歌词的改编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改编这首经典儿歌或许不够合适。尽管现在的市面上已经看不见一分钱,但是《一分钱》这首儿歌,它本身表达的意义并不是钱多钱少,而是好孩子的拾金不昧,同时也是儿时的天真无邪。虽然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一分钱的流通,但是在新时代下,《一分钱》却更具意义。为什么?如果说要与时俱进,还不如将歌词改为100元,这样更贴近生活。但是新时代下的《一分钱》早已不是面值的一分钱,它除了继续教育孩子们要拾金不昧,同时也在告诉孩子,父母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一分钱改为一元钱,不仅会毁掉经典,而且也会毁掉这首儿歌的本意。

儿歌也能涨价?《一分钱》涨成《一元钱》,改了还能叫经典吗?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熟知这首儿歌的人,都已在渐渐变老。尽管已在逐渐老去,但是童年的记忆却不会忘却。请不要将我们的记忆,我们的经典也吃上一口“猪肉”。《一分钱》就是《一分钱》!

对此,你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