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深入人心的犯罪电影-《回家的路》,非常羡慕韩片能把人性、社会和国家演得那么真实和透彻。大量细节令人感到窒息和绝望,而编导的部分刻意煽情段落挺傻逼的,这样足够规模故事就足够动人,全度妍的演出让人震撼,剧情的转折让人揪心。电影最难得的是没有像大部分韩国电影一样泛滥煽情,只是把每一件事每一场戏踏踏实实地娓娓道来,把美好与丑恶真实地展现而毫无放大。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这部电影出自一个女导演之手,女性的视角给电影带来既柔弱又慈悲的普世关怀,一个团圆的结局,让人看到世间里满载的爱与希望。每次看韩国电影,先对自己一个暗示,不能被打动,但还是被打动了,流泪了。从《辩护人》、《熔炉》再加上这部,韩国从来都不忌讳把国家丑陋一面展示出来,到底应该义愤填膺还是坚持反抗,一次又一次冲击的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直接披露某某的丑陋性。

虽然剧情有些拖沓、故意煽情,但是对部分公务人员的不作为的批判值得赞叹,为张女士的不幸遭遇而深表同情!剧情是真够虐,观影感受就是在憋屈与气愤之间转换,韩国剧情片的水准直线上升,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后半段开始一直在擦眼泪,反映的社会现实实在令人气愤。

也许你会认为,苦难是真的,痛苦也是真的,可花两个小时控诉大使馆,小题大做!理由这么小概率,主人公的软弱、无知、愚昧,简直叫人发指,是疑犯不是罪犯好吗?被冤枉还罪孽深重。在巴黎找个韩国人往那个什么岛打电话给法院总不难吧,编剧实在太偷懒了,人物扁平、没变化,只会煽情有什么用,无根之水吗?

剧情还没来得急发酵就结束了,让人代入的感觉大打折扣。韩国电影永远想表达所谓的社会性,然而表演永远矫揉造作,男的毛里毛燥,火气冲冲,女的自怜自艾,偶尔有适合的剧本能贴合,会是神作,但绝大部分看得让人恶心。全度妍的表演就像一根拉紧的皮筋儿,如果电影没有一个合适的情感出口,那么最后受伤的不是她的角色就是观众。这部贩卖廉价苦情的潦草电影,太过于依赖她的发挥和高修勉强的演出,其结果就是如此溃不成军。

不管怎样,整部电影带有一种批判精神,在给人希望的同时又让人绝望,但是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最后会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只是没想到结局也极具讽刺性。韩国电影总爱放大社会的黑暗面,达到以情动人之效,从而提及社会的光明面。最终回归家庭的宋静妍,在这段耗时两年的困禁里,所受的不公,已全部被家的温暖替代,她很坚强,很隐忍,这样的女性很了不起。

一些情感戏的处理还是花了心思,小细节很容易把人击中。一个家庭牵动社会心脉,一纸鸿雁篆刻骨肉悲情。脸谱化的人物常规性的叙事,因为演员的戏剧张力和声画的对位技巧变得丰腴生动。针砭刺痛从来都不是最终目的,唯愿胶片能代替我们接近某个憧憬的彼岸。全度妍毫无疑问是韩国女演员中最适合这个悲惨女性角色的,她也的确演好了这个角色。

韩国电影看人性,日本电影看人生,拷问人性、社会题材的犯罪电影是韩国的强项。真正一切以人为本,不是一切完美,而是制度人性化,有错必纠。作为女性导演的作品,影片中夹带的愤怒多于伤感,相比于对大使馆小丑式的呈现,丈夫拿着汽油往自己身上浇的那一段更让我印象深刻。

这部《回家的路》在韩国上映时感动了很多人,一个贫困之家的平凡妻子,因为跌入贩毒圈套而在异乡被捕,举目无亲,语言不通,在被捕到假释的过程中,受尽屈辱。虽然是真实故事改编,但拍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让看电影的你的,随着主演的处境而落泪。有时候小人物的辛酸就是这样,只有当小人物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才有能力去对抗某某,才能得到全社会的响应和支持。

改不了的韩国电影里煽情泛滥的毛病,但也无法阻止又一部抨击政府及体制的题材打动人心,总好过我们连煽情的桥段都拍不到点子上。原本3天回家的路,却走了756天,国家,归根到底是由国民组成的,以人为本,对同胞的以及对人的感情,才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原因。不知国影何时也能让我真的热泪一把,感动一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