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家乡的“荷包胙”

申其明《白浪情》网友

*

战友们,你们吃过江西赣州的“荷包胙”吗?对了,就是我们酒席上吃的“荷包肉”。今天我就来讲讲“荷包胙”的事儿。

“荷包胙”这道菜做起来非常讲究。它用的猪肉是农村吃米糠蔬菜长大,生长期在六个月以上,体重在一百三十斤左右,俗称为土猪的猪肉,汤料是猪排骨汤、焯阉土公鸡“白切鸡"时留下的汤,加上炒香磨成粉的糯米粉,五香粉、上等酱油、料酒等拌成糊状后,将晒干后的嫩荷叶先用开水泡软后,将成糊状的“荷包胙”原料包成状元帽状,放入甑中大火连续蒸四个小时以上,待猪肉全蒸烂,猪油大部分蒸出,香味四溢时才能出锅。一个“荷包胙”重约六百克,一次蒸六十至一百三十个左右,蒸少了达不到“荷包胙”的色、香、味。蒸好后的“荷包胙”色泽浅黄,香味纯正,肥而不油,油而不腻,入口即化。

“荷包胙”不但是我们家乡的一道名菜,而且还蕴藏着深厚的古色文化底蕴。“荷包胙”历史悠久。相传清乾隆年间,江西大余人戴衢亨中了状元后,为了感谢乡亲,大摆宴席,出现了“荷包胙”这道菜。它的形状是个梯形,像个“状元帽”,象征着“金榜题名”。能上这道菜的地方,相传只有赣州市的南康大余两地,因为这两个地方出了状元,象征着荣耀。能吃上这道菜的,过去只有贵宾或官吏达人,象征着他们身份地位的显赫。今天,“荷包胙”这道菜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是人民大会堂国宴上的一道菜谱,这成为了中外国宾了解我家乡古色文化的一个窗口。海外华侨,在外多年的游子,回到家乡,点名要吃“荷包胙”,成为了他们思念家乡,建设家乡的一条纽带。今天,“荷包胙”能进入平常百姓家的酒席,标致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特别是升学宴上的“荷包胙”,是对学子发奋读书的某种激励。

不过,现在很难吃到原汁原味的“荷包胙”了。主要是受到原料的限制。现在很难买到农村那种吃米糠蔬菜长大,生长期在半年以上的土猪,吃米谷长大的阉土公鸡。虽如此,“荷包胙”仍不失为一道极具特色,极具独特风味的赣州传统名菜。战友们,当您来赣州探亲访友,观光旅游时,别忘了品尝赣州的“荷包胙”。

*

责编:方迎欣《白浪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