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开园初允许游客携带密封的食品入内,但到了2017年11月15日,上海迪士尼乐园突然宣布,调整《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须知》,规定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和酒精饮料入园,连此前允许的未开封的食品也都不再允许带入乐园。据消息报道,园方管理团队正积极与相关方面沟通,将在继续聆听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于下阶段推出包括入园安检和外带食物政策等方面的多项举措,进一步完善园区运营,优化游客体验。

上海迪士尼乐园,这大半年来一直在风口浪尖上,只因为一直在和一名大学生打官司。就是关于禁止自带食品一事,双方一直在据理力争。而后者是最后的赢家,因为他得到了众多人支持,它的呼吁是大家的心声。

据消息报道,园方管理团队正积极与相关方面沟通,将在继续聆听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于下阶段推出包括入园安检和外带食物政策等方面的多项举措,进一步完善园区运营,优化游客体验。

上海迪士尼管理人员表示理解目前的入园安检流程可能会给部分游客带来不适感。园方管理团队一直在积极听取各方反馈,并在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认真研究优化安检流程。对现有的人工包检方式进行优化,通过更友好、人性化的流程和服务,降低包检对游客体验的影响。考虑下一步要加大安检设备的投入,采用先进科技手段,辅助人工服务,不断提升游客入园的体验。

与此同时还表示,管理方认真关注并倾听了很多关于现行的禁止携带入园物品的建议,尤其是针对食物和饮料。园方将继续加强园区内食品的多样化供应,增加更多不同品种、口味和价位的食品,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餐饮选择。此外,游客将继续可以携带瓶装水和饮料入园,遍布乐园的50多个直饮水供应点和20多个热水供应点也将继续为游客免费提供饮用冷热水。酒精饮料仍将被禁止携带入园。

还表示园方管理团队正在各部门的支持合作下,尽快确定并落实各项运营优化措施。在准备实施这些措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对园方管理团队来说,每天看到广大游客的笑脸是我们不断前行与努力的最大动力。

如此长的时间,上海迪士尼乐园与其说做了让步,还不如说做了妥协。是什么使他们做了如此大的改变呢?毫无疑问是大家团结的力量。而这个力量的中心就是那名大学生。

早在今年初,华东政法大学的大三学生小王在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工作人员以“园区规则”为由翻包检查。据小王说,工作人员看到她带了零食后,先要求她把零食扔掉,小王表示不同意后,工作人员给了小王两个选择:在入园处的小桌子旁吃掉或者寄存到附近的寄存柜里。零食很多,全吃掉显然行不通;而寄存柜一天的费用是80元,已经超过了零食的价格。最后,小王无奈之下,只能将零食丢弃在小桌子上。

过分的要求和规定,终于有人站出来了。小王认为,园方制定的规则及有关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便一纸诉状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法庭。

刚开始上海迪士尼乐园被告上法庭,一直是硬气坚挺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告方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被告终于没能坚挺下去。

其实,上海迪士尼乐园并不是从开园起,就实行不得携带食品入园的规定。2016年,开园初允许游客携带密封的食品入内,但到了2017年11月15日,上海迪士尼乐园突然宣布,调整《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须知》,规定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和酒精饮料入园,连此前允许的未开封的食品也都不再允许带入乐园。

当然游客也可以选择寄存,但寄存费在80元左右,部分游客认为寄存费太高,宁愿选择当场吃掉食物或扔掉。

当时上海市消保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陶爱莲就表示,迪士尼更改携带食物的规定,无论是园方出于园区卫生等管理需要,还是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其背后隐含的还是商业利益。门票加园内用餐成本高,游园时间有限,出园就餐时间长,均提高了消费者的游园成本。

大学生小王打这次官司真是有胆有识。现在的是信息时代,什么事情都是透明化处理。垄断不再适合当下,顺应潮流才是聪明之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