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刘协是曹操的女婿,当然也是魏文帝曹丕的妹夫,这位大舅哥逼着妹夫“禅让”,但是也没有赶尽杀绝,刘协当山阳公之后还可以有自己的宗庙,在自己的地盘上有绝对的自由,丈母娘也经常来串门。大舅哥曹丕更是把胸脯拍得山响:“往后有啥好东西,咱俩分享!”刘协还得到了格外的礼遇:“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一万户的赋税供养刘协一家子,这小日子应该过得挺美。这时候就有人会想起一个有趣的问题:魏文帝曹丕和山阳公刘协关起门来是一家,那么他们私下里怎么称呼呢?年长六岁的刘协是不是要跟着曹节一样,管曹丕叫大哥?如果曹丕是带着某位妃子前来,是不是要管刘协叫岳父?

有读者会捧腹大笑:乱了,这辈分乱了,不管曹丕是老几,只要比曹节大,那就是刘协的大舅哥,大舅哥可以细分为大大舅哥二大舅哥三大舅哥,但是长幼有序礼不可废呀,曹丕又怎么会管刘协叫岳父?

读者诸君切莫发笑,咱们还是拿正史来做依据,证明曹丕管刘协叫妹夫没错,但是管刘协叫岳父也没错。据《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引的其他史料记载,汉献帝的四个儿子(原有七个,曹丕称帝的时候就剩四个了)都从王爵变成了列侯,曹节和刘曼还各自得到了五百户食邑(赐山阳公夫人汤沐邑,公女曼为长乐郡公主,食邑各五百户),等于有了自己的小金库。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刘协是有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的,曹丕怎么厚此薄彼,只给刘协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特别优待,另外两个女儿怎么啥封赠都没有?

其实曹丕还真没有厚此薄彼,他对汉献帝刘协的另外两个女儿只会更好——山阳公刘协还是大汉天子的时候,就把两个女儿一股脑都嫁给了曹丕,那时候曹操应该已经死掉了,因为比较要脸面(跟曹丕相比)的曹操绝不会让曹丕将其立为正妻(如果刘协还是皇帝,其女不可能一次送出俩,送出一个也得当正妻)——要不然就乱套了:汉朝的末代皇后姓曹,曹魏的首任皇后姓刘,见了面没法称呼。曹丕管留刘协叫妹夫岳父,刘协管曹丕叫大舅哥姑爷,那真是要把曹操的老脸都丢光了。

有人会提出质疑:你怎么知道刘协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送给了妹夫?这话还真不是瞎编,人家刘协在“禅让诏书”里说的很明白:“昔虞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勋禅以天下;大禹有疏导之绩,而重华禅以帝位。汉承尧运,有传圣之义,加顺灵祇,绍天明命,釐(釐念lài的时候,意思是赉,也就是送给,比如《诗经》中就有其仆维何,釐尔士女的词句,如果念xǐ ,就是禧了 )降二女,以嫔于魏。”这话就说的很明白了:我刘协不但要把玉玺转让给你曹丕,还要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当做添头,请你一并笑纳。

当然所谓的禅位诏书不一定是刘协自己写的,也不一定代表刘协的真实想法,但是不管怎么说,明明白白写在诏书上并载入史册而且流传了下来,说明曹丕笑纳了刘协的两个女儿,是真事儿。按照现在的角度来看,曹操之所以把三个女儿送给汉献帝刘协,刘协又把两个女儿送给曹丕,都在表明一个态度:我们不是生死大敌,所争者无外乎皇权,输了的别抱怨,赢了的也别赶尽杀绝。

现在想来,这种乱套的亲上加亲,很有可能是某些忠于汉室的大臣们想出的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其目的就是为汉献帝贴上五张护身符:如果曹丕不顾念三个妹妹的骨肉之情,那么两位妃子的枕边风也会把他的心吹软,所以山阳公刘协最后还是安全的。但是这样做也制造了一个麻烦,曹丕见了刘协会不会很尴尬:他究竟是我妹夫还是我岳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