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总是布满荆棘,好容易捱过月子期,新妈妈身体恢复一些了,宝宝的单次睡眠时间也稍微长些了,妈妈们却发现,宝宝们开始不听话起来。

朋友佳佳的宝宝就是这样,才刚刚2个月,一到吃奶的时候就不乖,总是扭来扭去,怎么安抚都不成,不让他吃吧,哭得更大声,佳佳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带娃去看了医生。

医生告诉她,才两个月的宝宝,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他也没办法告诉你,只能通过哭声表达了,所以有“1个月睡宝宝,2个月哭宝宝”的说法,家长所能做的,是从宝宝的哭声中,分辨出宝宝不舒服的原因,对症处理。

两个月的宝宝一吃奶就哭?医生总结8大原因,看看你家娃中了哪个

1.宝宝口腔发炎了。

小月龄的宝宝特别容易患鹅口疮,如果每次吃奶前宝宝都会哭闹,妈妈要检查一下宝宝的口腔,看口腔粘膜表面有没有一层乳白色的斑膜,如果有的话那就要小心了。这层白膜跟奶块很像,但是擦掉以后会露出红色的创面,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

应对方法:宝宝患有鹅口疮以后,因为口腔疼痛会拒绝吃奶,所以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遵医嘱进行治疗。

2.宝宝鼻塞了。

据《郑玉巧育儿经 婴儿卷》:鼻塞通常在宝宝出生后半个月开始出现,出气哼哧哼哧的,到了睡觉和吃奶的时候回由于鼻塞而烦躁不安,引发哭闹。尤其是到了冬季,外界温度越低,鼻腔就会增加分泌物对冷空气加温。

最近早晚天气很凉,中午又热,温差太大,2个月的宝宝体温调节中枢神经还不发达,所以一不留神容易感冒鼻塞,鼻子不通气,吃奶的时候口腔又不能换气,宝宝吃奶的时候就会感觉不舒服,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哭泣,并且抗拒吃奶。

应对方法:先清理鼻腔分泌物,可以使用吸鼻器、纸捻子等工具,郑玉巧医生根据她数十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推荐使用纱布捻子,能够更方便更安全地清洁宝宝的口腔异物。

3.宝宝饿了。

这么小的宝宝,哭声是他与人交流的方式,如果他饿了,而妈妈的奶却没有及时供上,他就会大哭抗议。

应对方法:判断宝宝饿了方法很简单,把手指头靠近宝宝的嘴边,如果宝宝出现吸吮反射,代表宝宝饿了,待宝宝嘴巴张大的一瞬间,将整个乳晕部分塞入宝宝的嘴巴,可以让宝宝更好吃奶。

4.妈妈的喂奶姿势不正确。

有的妈妈没有使用正确的姿势,容易堵着宝宝的鼻子;或者奶来得太多太急,宝宝来不及吞咽;还有一种情况是宝宝吸不出奶,宝宝又饿又急……这些情况出现任何一种,宝宝的口粮没有及时供上,他就会大哭。

应对方法: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妈妈一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手肘部托住宝宝的头颈部,宝宝的整个上身都躺在妈妈的前臂上,让宝宝的头仰着,下颌紧贴妈妈乳房。

另外宝宝的衔乳姿势也要正确,要含住整个乳晕而不是浅浅地咬住乳头,否则也很难吸出奶水。如果奶水太多,妈妈可用食指与中指稍微按压一下,控制流速,以免宝宝呛奶。

5.宝宝不想吃奶。

宝宝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要吃奶,但是妈妈判断错误,发出要给宝宝喂奶的信号,宝宝一看不对,就大哭抗议。

应对方法:如果判断出宝宝并不是很想吃奶,那就不要强制喂奶了,试着做点别的事,比如给宝宝唱儿歌、抱起拍背,或者拿一些色彩鲜艳会发声的玩具进行逗哄。

6.奶水不够。

宝宝一吃奶就哭,还有可能是新妈妈的奶水不足,不能供给宝宝的需求。妈妈奶水不够是很容易发现的,比如喂奶前乳房没有酸胀的感觉,没有奶阵,宝宝吃奶周期很短,频繁要奶等等。

应对方法:奶水少一定要想办法追奶,其中勤喂是最好的方法,另外可以多喝一些营养易吸收的汤类,如鲫鱼豆腐汤、木瓜排骨汤、丝瓜蛋汤、通草猪蹄汤等等,都有助于催奶。

7.妈妈过分焦虑。

曾经有位妈妈,因为产假结束要回公司上班了,那段时间孩子明显就变得吃奶不乖,妈妈后来才知道自己焦虑的情绪影响了乳汁分泌,后来在老公的宽慰下逐渐放松了心情,奶才重新多起来。

应对方法:发现自己太过焦虑时,一定要想办法跟家人多沟通,纾解自己的焦虑情绪,这样才不会影响奶量。

8.其他原因。

宝宝一吃奶就哭,还有可能是如下原因:比如宝宝肚子胀气、困倦闹觉、无聊等,如果妈妈判断错误,孩子一哭就以为是孩子饿了,强行给孩子喂奶,孩子也会拒绝的。

希妈结语:宝宝吃奶前哭闹,原因有很多种,妈妈要多一点耐心,多摸索,才能搞懂宝宝的需求。

今日话题:你家宝宝吃奶的时候哭吗?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

我是希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多平台育儿领域创作者,左手带娃,右手写文,专注育儿领域知识分享,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