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猪肉涨价”风波吧?常年稳定在12-15元一斤的猪肉,在今年突然暴涨到20多元一斤,网友纷纷表示连猪肉都吃不起了。

如果说猪肉涨价是因为非洲猪瘟等不可抗因素的波及,完全可以理解;那下面这个“涨价”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经典儿歌台词“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被修改为“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元钱”。拾金不昧的数额从“一分钱”涨到了“一元钱”,足足涨了一百倍!

儿歌涨价?捡到“一分钱”变成“一元钱”引网友不满:本末倒置

这个修改已经推出就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新华网等官号也第一时间转发,大量网友就此事分为两个阵营展开激烈的争论。

“一分钱”是象征意义,改了就是本末倒置

一部分网友认为:儿歌《一分钱》原本是要表达拾金不昧的精神,这和捡到的数额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换句话说,学会哼唱这首儿歌的幼童们其实对“一分钱”或者“一元钱”没有清晰的概念,他们并不会按照大人的逻辑去思考“马路边上有一分钱”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再说了,我们90后学习这首歌的时候,一分硬币早就在市面上消失了,难道因此就将90后学的儿歌改为“捡到一毛钱”吗?

儿歌涨价?捡到“一分钱”变成“一元钱”引网友不满:本末倒置

儿歌也要“与时俱进”,现在的一元钱相当于之前的一分钱

还有许多网友认为:“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件事情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现在儿童消费都是以“一元钱”为单位的,所以改成“一元钱”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学会“拾金不昧”的美德,这是一种“接地气”的表现,此次改动并无不妥。

儿歌涨价?捡到“一分钱”变成“一元钱”引网友不满:本末倒置

在这里,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儿歌的作者用“捡到一分钱”的设定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不是一百元、十元呢?其实就是因为“一分钱”它足够小,在这里是为了告诉孩子们:哪怕捡到一分钱,你也要交给警察叔叔,更别提一角、一元钱了。

如果换成“捡到一元钱”会发生什么?可能会让部分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只有捡到“一元钱”或以上的数额才有必要上交给警察叔叔。

“一分钱”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最小货币单位,如果硬要因物价上涨将其提升到“一元钱”,未免有些荒唐了。

如果儿歌真的需要“与时俱进”,那我建议把“两只老虎跑得快”改变为“两辆汽车开得快”好了,毕竟现在老虎又有几只呢?

关于此次改动,在座的各位觉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