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速战速决,朱棣命护卫指挥张玉、朱能两人率领八百名死士在王府中埋伏起来,对外宣称朱棣中风刚刚痊愈,要求召见北平的有关官员。对于朱棣来说,起兵归起兵,现在北平城内,尚有建文帝委派来的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等人,布置了周边7个卫所的人马,封锁了北平9个城门。

上一篇谈到,经过姚广孝的鼓动和思想工作以及其他谋士的心理暗示,朱棣坚定了起兵的信心。

对于朱棣来说,起兵归起兵,现在北平城内,尚有建文帝委派来的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等人,布置了周边7个卫所的人马,封锁了北平9个城门。这些士兵控制了北平的主要街道,隐然将燕王府包围在内。

靖难本为叔侄之争,有些以身殉职的南京派官员到明朝快亡时才平反

明成祖朱棣

张信虽然主动向朱棣投诚,但是形势仍然对朱棣不利。幸好此时张昺手下有一亲信司吏李友直,实为燕王朱棣在张昺处安插的卧底,他为朱棣盗来了张昺的行动方案和军队布防的草稿,这才让朱棣得以做出有针对性的布置,避免了与张昺等人正面对抗,白白消耗兵力。

为了速战速决,朱棣命护卫指挥张玉、朱能两人率领八百名死士在王府中埋伏起来,对外宣称朱棣中风刚刚痊愈,要求召见北平的有关官员。张昺和谢贵等人摸不清楚状况,张信也没有前来回报,不知道他的行动成功了没有。两人商量了一下,认为燕王应当还不了解当前的情况,不妨先去燕王府看看形势再说。于是两人只带了少量随从,前往燕王府。

靖难本为叔侄之争,有些以身殉职的南京派官员到明朝快亡时才平反

张昺墓碑

朱棣将死士埋伏在回廊之下,让张昺等人的护卫等在门口,佯装着请张、谢二人人内赴宴。进门之后,朱棣扶着手杖,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两人一见,更觉得放心,还在疑惑张信为什么一直没有动手。

这时众人就座,王府的下人给座上诸位送来瓜果。朱棣手中接过瓜果,突然面现怒色,指着张、谢二人怒骂道:“现在这个世道,就是兄弟宗族之间还能发生矛盾。我还算是天子的亲叔叔,都保不住自己命在旦夕之间!你们这些地方长官,就这个样子对待我,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的!”将瓜在地上一摔。埋伏好的死士一拥而上,将张昺、谢贵制服。

靖难本为叔侄之争,有些以身殉职的南京派官员到明朝快亡时才平反

张昺墓

朱棣将手中的手杖一扔,对众人说道:“我哪里有什么病!都是这些坏东西们把我逼到这一步!”燕王劝张昺投降,张昺说:“宁可断头处死,也不会做易主的臣子。”张昺和谢贵坚守气节不屈服,以身殉职。燕王府长史葛诚、伴读余逢辰两人不知前因后果,还想居中调停,叩头为二人请命。朱棣担心夜长梦多,人心浮动,索性把张昺、谢贵连同葛、余二人一并处斩。

靖难本为叔侄之争,有些以身殉职的南京派官员到明朝快亡时才平反

建文帝朱允炆

消息传出,外间一片哗然,封锁道路的士兵只是奉命而已,对朝中的政治斗争并不了解,长官突然身死,众人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于是一哄而散。张玉率领燕王府护卫从里面驱散驻防士兵,大声呼叫“不要担心,朝廷已经委任燕王节制一方,大家只要听从燕王的命令即可!”士兵们纷纷掷下兵器,停止战斗,燕王军终于彻底控制住了北平城。

靖难本为叔侄之争,有些以身殉职的南京派官员到明朝快亡时才平反

昆曲《千忠戮》,右为俞振飞饰演的建文帝

控制住了北平局势之后,朱棣正式誓师,称建文帝为奸臣齐泰、黄子澄所蒙蔽,太祖洪武皇帝遗训,如果新天子即位,朝中任用奸臣,则亲王可以训兵待命,诛却奸贼。自己遵守祖训,发动起义军,以张玉、朱能、丘福为都指挥使佥事,负责军事行动,以李友直为北平布政使右参议,负责调集军饷,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大军以剪除奸臣为目的,自称为“靖难之师”,故此这场叔侄之争才被史学家称为“靖难之役”。

靖难本为叔侄之争,有些以身殉职的南京派官员到明朝快亡时才平反

南京朝廷为表彰张昺赤心奉国的壮烈之举,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贞毅”,但朱棣即位后封赠被取消,到正统五年(1440),明英宗为张昺平凡昭雪,谥号“忠烈”;而谢贵等到崇祯皇帝即位后,朝廷才给予平反昭雪,赠爵英山伯,赐谥勇愍。

下一篇谈南京朝廷派出的戡乱部队与燕军的第一轮较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