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猛。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外卖、网约车、快递等新兴服务业吸纳大量年轻人就业将是大势所趋,这既是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机,也应当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对此值得抱以乐观的期待。

为什么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打工?这样的社会现状正常吗?

据报道,不少制造业企业面临招工难,有的企业招工甚至遭遇“颗粒无收”的尴尬。与之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外卖行业吸纳就业人数与日俱增,外卖员平均年龄在26岁到30岁之间,35岁以下者占比近七成。数据显示,2015年美团外卖骑手人数为1.5万人,到2018年第四季度日均活跃骑手人数已接近60万人,饿了么旗下蜂鸟骑手的注册人数已突破300万人。

与骑手“吃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省内一些制造业工厂节后“招工荒”比较严重。有服装企业透露,制衣工月薪万元仍招不到人。不少企业招聘专员节后守在火车站、集市招揽工人,但缺口仍比较大。

更令人诧异的是不少年轻人宁送外卖也不去工厂。美团点评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骑手在送外卖之前,职业身份是产业工人。有个遮风挡雨的稳定工作多好,可年轻人为什么宁愿风里雨里为外卖奔波呢?

为什么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打工?这样的社会现状正常吗?

“性价比”仍是职业选择的核心考量。一则,工厂给员工开的工资待遇一般是保底工资加计件工资,“月薪万元”不靠加班拿不到。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月休一天”这样的生活,很多年轻人无法接受;再则,在流水线上工作一般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工作之余也没有什么娱乐。大家都知道技术工人待遇更高,但参加培训的时间、财力成本又负担不起。

而外卖骑手行业入职门槛低、收入高,年轻人面临结婚、生子、买房、养家等负担,自然倾向于选择收入更高的行业。再加上“上班时间灵活、工作自由”等优势,骑手职业的性价比便高下立现了。

将两个职业进行横向对比,当然不是鼓励年轻人都去外卖服务业中奋斗,而是希望制造业工厂不要只顾着抱怨、只看到年轻人选择的“势利”。为吸引新产业工人,工厂应着力提高员工报酬、改善工作环境、关爱员工精神生活、引导员工职业提升。

为什么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打工?这样的社会现状正常吗?

当然,面对企业困难大、负担重的现实问题,政府部门应从政策上给予更多扶持,让企业能够腾出更多资源来吸引年轻人,也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