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美俄在叙利亚针锋相对时,为了进一步示威,美国正领导北约各国在北欧举行了“冷战以来北欧最大规模演习”的“三叉戟契约”联合演习,意图给俄罗斯施加压力,不想出师不利,先被北欧恶略天气袭击,暴露出冷战后美军寒区作战能力的缺失。

规模很大

这个名为“三叉戟契约”的演习为期一个月,包括10月中旬在冰岛的前奏,10月下旬岛11月初在挪威的实兵演习,和持续到11月下旬的指挥所演习与总结,地点在挪威级北大西洋和波罗的海周边,主要是冰岛、芬兰、丹麦、挪威这几个北欧国家的地盘,然后北约共有30个国家参与,总兵力5万多人,150架飞机,65艘战舰和1万台车辆。光美军自己的陆海空和陆战队就出动了14000多人,包括“杜鲁门”航母打击群、“硫磺岛”两栖戒备群、陆战队的24远征队等。

针对俄国

演习旨在提升北约小伙伴在北欧的联合作战能力,目标不言而喻,就是针对北极熊,开辟一个新战场呗。

总的演习科目分为这个几个:

首先是“杜鲁门”航母打击群为主角的海空作战,夺取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然后10月16日,“硫磺岛”两栖戒备群出动陆战队的24远征队,两栖登陆占领冰岛的一个机场,建立前进机场,为北约的其他战机提供落脚点;进一步向北欧内陆发展。

10月25日,在冰岛的空中力量掩护下,北约舰队将杀入挪威海峡,夺取制海权,进行更大规模的两栖登陆,然后陆军大部队上岸,进行更大规模的地面作战,击退假想敌。

最后时11月下旬的指挥部推演、复盘、讲评等等。

基本上就是针对在北欧对付俄罗斯的路子啊。

进展不顺

虽然美军预见到了冷战结束20多年来都没有在北欧这个气候恶劣,又冷又湿的地方演习,会遇到一些麻烦,但还是没想到麻烦挺大。

首先就是舰队在北大西洋遭遇巨浪,据海军时报透露,很多官兵出现了晕船症状,“硫磺岛”两栖戒备群被迫变更航线,避开大风浪区,结果就是原定于10月16日抵达冰岛的计划推迟到了17日。

10月17日冰岛两栖演习时,继续遇到麻烦,滩头风浪太大,而且冰岛沿岸都是怪石嶙峋的岩石海岸,可没有中东的沙滩柔软,原定的LCU通用登陆艇泛水登陆具有很大风险,被迫放弃,改为空中垂直登陆,出动CH-53”海上种马” 和MV-22“鱼鹰”飞机空运了90名陆战队队员到冰岛的目标机场完事儿。

随后的从冰岛前往挪威的路上出了更大的幺蛾子。再次遭遇大风浪,排水量4万吨的“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还算是能应付,而编队里满载排水量才15000吨的船坞登陆舰“冈斯顿”号就吃不消了,根据海军时报消息,大风浪中,该舰坞舱里搭载的200吨的LCU通用登陆艇受损,可能是固定不牢,与船舱发生碰撞,甲板井也受损,部分人员受伤,被迫返航冰岛,做进一步损害评估,而编队内另一艘25000吨的“纽约”号船坞运输舰也看着心虚,跟着“冈斯顿”号一起“预防性措施”返航冰岛,只剩在“硫磺岛”号单舰坚持前往挪威。

痛定思痛

事后美军总结,由于冷战结束,常年的反恐战争都是在热带的波斯湾进行,这里气候炎热,海面平静,沙滩平缓,让美军逐渐适应了这种作战环境。虽然冷战时期美军也常在北大西洋和北欧活动,但时隔20年,有经验的官兵全都不在了,使得美军再次对北大西洋和北欧寒冷、潮湿、大风浪环境陌生起来。归纳问题如下:

1、对北大西洋的风浪准备不足;

2、甲板工作人员必须穿更厚,做好更好的人员防护,既要防寒防冻,更防止落水;

3、寒冷天气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如除冰,发动机启动热机时间更长;

4、高纬度地区的天气恶劣,能见度不佳,还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对飞行员考验更多;

5、地面作战人员首先要考虑防寒、防潮和生存问题,从服装、鞋袜到生存用品都要重新准备。

为此,为了避免在挪威出洋相,美军有先见之明地先让陆战队员去冰岛的寒区训练基地进行了适应性训练。从照片上看,配发了新式迷彩服,防水功能的外套、背包,全新的白色寒区作战靴,每人都有泡沫地垫,趴在地上不冷;保暖毛子和手套,甚至每人一个硕大的不锈钢保温瓶,不知里面有没有泡枸杞啊!

该内容为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