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JOHN PICKRELL

图为肿头龙头骨化石的重建模型,该肿头龙拥有类似兽脚类恐龙的牙齿。

摄影:BRIAN BOYLE,ROYAL ONTARIO MUSEUM

这幅插图展示了幼年肿头龙可能的样子。它的头部长着明显的头盖装饰物和隆起物,扁平的颅骨的整个背面长着一连串的骨瘤。

插图:KARI SCANNELLA

从这幅插图可以看到,年轻的成年肿头龙的额顶骨扩大了,以便形成标志性的隆起物。

插图:KARI SCANNELLA

图中这头疑似成年肿头龙拥有更宽的额顶骨隆起物,头骨后面的装饰物有所减少。

插图:KARI SCANNELLA

肿头龙体长4.5米左右,头顶肿大,与暴龙和三角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在儿童书籍和流行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常被描述为温和的食草动物。不过,本周早些时候,在阿尔伯克基举行的古脊椎动物学会会议上,当研究者展示一具拥有完整颌骨和牙齿的肿头龙头骨化石时,科学家们一下子全都目瞪口呆。

与所有已知的肿头龙一样,这个未成年肿头龙颌骨后部的牙齿也是叶状的,适合撕咬坚硬的植物、水果和种子。

不过,在肿头龙颌骨的前面部分(之前从未发现肿头龙这个部位的化石),长着刀片一样锋利的三角形牙齿,与食肉恐龙——暴龙和迅猛龙的牙齿更为相似。目前仍不清楚肿头龙的这些牙齿是未成年之前的暂时性牙齿,还是永久性牙齿。

肿头龙至少在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拥有这种牙齿,这一点很有趣,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古生物学者Steve Brusatte说道,他参加了在阿尔伯克基举行的古生物学会议。

“我研究兽脚类的肉食恐龙15年了,如果你递给我一个那样的牙齿,我可以肯定的说那是兽脚类恐龙的牙齿,”他说道。“它们拥有一个喙,同时还有许多刀一样锋利的牙齿……它们一定会进食某些肉食,否则嘴的前面长着锋利的牙齿有什么意义呢?”

肿头龙的发育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生物博物馆的Mark Goodwin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David Evans介绍了此次发现,后者近年来发掘和研究了许多新的肿头龙化石标本。

Goodwin的研究上一次引起争议的时候是2009年。当时他认为发现于地狱溪地层的两种恐龙并不是新物种,而是肿头龙的幼年形态,并展示了自己的证据,如今该观点已得到普遍认可。这两种恐龙之前被命名为冥河龙和龙王龙,看起来与成年肿头龙截然不同。它们的头部长着隆起物和角,不过其头部的突起物没有成年肿头龙那么大,因此才造成了之前的困惑。

这具形似龙王龙的肿头龙的头骨化石发现于蒙大拿州东部地区,之后捐赠给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这具化石可追溯到6600-6800万年前,也就是白垩纪晚期,不久之后就发生了导致不会飞的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为了更好的认识肿头龙从幼年到成年的发育过程,Goodwin和Evans研究了71具肿头龙化石,其中大多数为化石碎片,最新发现的化石也是其中之一。

在阿尔伯克基举行的古生物学会议上,Goodwin还陈述了两人的另一个发现:肿头龙头部装饰的风格和复杂程度不仅在个体的成熟过程中有所变化,而且在2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也在不断改变,这一点从地狱溪地层岩石中发掘的化石可以推测出来。这就使Goodwin 2009年首次提出的观点变得更加复杂。

肿头龙的食性

在新发现的肿头龙头骨化石中找到“类似兽脚类恐龙的牙齿”是一个大惊喜,Goodwin说道。他推测这些动物可能是机会主义者,至少是部分肉食性动物,可能与今天的许多熊一样周期性地改变食性。

或许肿头龙是杂食性动物,Brusatte说道,“它会进食灌木和蕨类植物,也会吃一些小型哺乳动物、蛙类、蝾螈和蜥蜴,甚至是一些小型恐龙。”

只有掌握了肿头龙究竟吃什么的确凿证据,才能弄清楚其饮食偏好,目前科学家有几种可能会找到答案的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分析肿头龙牙釉质的碳同位素比值。这一化学特征能提供有关一种动物食物组成成分的信息,同样地,对牙齿表面微小的凹坑和划痕的研究也能提供这类信息。另一种方法是调查从地狱溪地层发掘的其它化石骨骼上的咬痕,以确认是否有咬痕与新发现牙齿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新研究可能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古生物学者Philip Currie表示,在发现新化石的同一岩层中还有许多其它令人迷惑的“兽脚类恐龙”的牙齿,他希望对这些牙齿进行重新检查。按照新的发现,他推测这些神秘的牙齿实际上或许属于肿头龙。

Evans对此表示认可:“如果发现了与颌骨分开的牙齿,毫无疑问它们很容易会被误认为小型食肉性恐龙的牙齿。”

“这些位于颌骨前方的牙齿可能至少被喙打磨过,我们一直困惑这些恐龙究竟吃什么,不过我认为颌骨后方的牙齿清楚地表明它是食草动物。问题是为何它前面的牙齿像肉食动物一样锋利?”

大多数科学家喜欢把恐龙归为单一的类别,加利福尼亚古生物博物馆的Danny Anduza说道,他本人曾帮助发掘过几具肿头龙化石。“新研究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研究者借助新的证据挑战了上述一些假设。”

他说新研究还证明了持续的实地调查的重要性。“即使经过多年的化石发掘,仅仅一个新发现就能改变我们看待一个群龙族群的方式,”Anduza说道。“我觉得这很鼓舞人心。它提醒我们要尽可能经常地做实地调查,总是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译者:流浪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