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孩子的成长环境一直是健康积极的,但是在孩子进入校园之后,他们就会开始脱离父母的视线。接下来孩子会接触到哪些人、做哪些事,父母无从得知。尽管每一个环境都会有自己的制度与准则,但是在每一个群体中,都有一些被排斥、被“欺负”的对象。

性格影响命运、性格影响人生。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也决定了孩子在一个环境和集体中的位置。近年来校园暴力时有发生,孩子在学校、在新的环境有没有被欺负,这是家长关心的话题。如果孩子被人当“软柿子”捏,那家长就要引起重视。掌握好这3个要点,孩子将来到哪都不被欺负。

1.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的独立能力,不仅反映了孩子的内心成熟程度,还决定了孩子在应对不同场景、不同问题时的处理态度。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吸收学习知识更快、融入新环境更快,更是能在集体中表现出独特的魅力,这样的孩子往往更受喜欢。

而那些独立能力较差的孩子,他们总是唯唯诺诺、相对内向。在跟人交际、处理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知所措,给人一种不够自信、比较懦弱的感觉。在集体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必定更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2.防止孩子形成自卑内向的性格、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我们发现,那些开朗乐观、人缘较好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有很多朋友,也不太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而那些不太合群、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的孩子,却经常容易被人当成“软柿子”。

被欺负的孩子总是给人一种自卑的感觉,这就给家长们提了醒。在教育孩子、在营造家庭氛围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性格。让孩子内心拥有更多阳光、让孩子变得自信开朗、防止孩子形成自卑内向的性格,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大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沟通、指导孩子进行表达。这对孩子收获友情大有帮助,而且能够有助于孩子吸收知识、表达内心需求。

3.了解并关注孩子所处的环境

不负责的家长总有这样的心态:孩子送进学校就不用自己管了,自己总算清净了。有学校的教育,自己就不用插手了。这些家长犯了一个错,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可以完全代替家庭教育。

面对这个问题,聪明的家长首先会筛选学校,尽量把孩子送进口碑更好、环境更好、教学质量更高的学校。其次,家长也应该对孩子的环境、朋友,甚至是同学的家庭情况有个大概了解。这不仅能够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交际圈,还能帮孩子规避一些风险。

​结语: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欺负别人,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要掌握技巧。首先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其次要着重培养孩子的优良性格。只有做到用心、负责,并且注重孩子某些层面的特质,我们才能防止孩子被人当软柿子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