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不远,靠近大海的地方,建有一座贝型国家博物馆~~中国南海博物馆,里面收藏的大多是从南海沉船上打捞的中国古代文物。最近展出的民间征集元青花瓷器里,有一残片上写有文字,引起了爱好者的围观。

中国南海博物馆展出民间征集元青花瓷器,其中有一残片刻有文字

这块残瓷片是元青花大碗底,图案为池塘小景:两鸳鸯在荷花里游戏。是典型的已存世元青花秋水图,曾绘制在元文宗的御衣上。如果仅是这样,那么就太普通了。它的可贵之处就在碗壁下写有一行阿拉伯波斯文,翻译成中文为波斯之制。这就解开了许多年来人们对元青花出现的种种猜测!

中国南海博物馆展出民间征集元青花瓷器,其中有一残片刻有文字

左边鸳鸯下圈外碗壁上的一行波斯文,证明有古波斯人参与了元青花瓷器的制作。原来,元朝疆域广阔,他们在征服西亚欧洲时,把大量的工匠浮掠到元大都为其服务,其中有部分阿拉伯陶器工匠去了景德镇制造瓷器。西亚阿拉伯人在几千年前,就利用一种伊朗产的苏麻尼青料制成蓝釉陶器,可惜陶的硬度不高,易碎!他们带去景德镇的蓝色材料碰到中国烧出的硬度极高的瓷器,火花迸射,两强联手,创造出举世闻名的青花瓷!

青花瓷诞生于元朝,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结合的产物,这块残片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元青花瓷出现,突兀于人们意想不到之处,凸现出艺术峰壁的格调。正是因为它异样的优美,才成为艺术品市场上最贵的瓷器艺术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