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埔军校第1期,时任第72军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黄梅兴是淞沪会战中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后被追授陆军中将。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统计死伤30万人。其中尤以黄埔系军队牺牲巨大。战后胡宗南曾致信戴笠称:“黄埔部队多已打完,无人支撑,其余当然望风而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次战役中牺牲的主要黄埔将领有:

黄梅兴,字敬中,1897年7月生于广东平远县。黄埔军校第1期,时任第72军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14日中午,为尽早攻入日本海军司令部,黄梅兴将自己编入敢死队。下午,在进攻日军时被炸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40岁。

黄梅兴是淞沪会战中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后被追授陆军中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蔡炳炎,字絜宜,别号孑遗。安徽合肥人。1902年出生。黄埔军校第1期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1期毕业。时任第18军第67师第201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奉令于上海罗店阻敌。8月25日,他率尖兵夜袭陆家宅,亲自率1个营及特务排向日军阵地冲击。在距日军阵地数百米之处身中数弹殉国,时年35岁。

蔡炳炎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晋元,广东蕉岭人。1905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72军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中校副团长。1937年10月27日至31日,率领“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4昼夜。后奉命撤入租界,被英租界扣留。1941年4月24日被叛徒暗杀,时年36岁。

牺牲后,国民政府追晋陆军少将。2014年9月1日,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路景荣,原名路精荣。1902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18军第98师第294旅少将参谋长兼第583团团长。1937年8月,奉令于上海宝山及狮子林炮台一线阻敌。9月10日前线指挥所被日军炮火击中,路景荣壮烈牺牲,时年仅35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友梅,号竹三。1908年生于广东五华。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1军第1师第4团上校团长。1937年8月,率部由驻地徐州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9月18日晚,在罗店与日军再次展开争夺战。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9岁。牺牲后国民政府追授陆军少将。1987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李友梅为革命烈士。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杨杰,字子英,1895年出生于河北容县。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1军第1师第1旅少将副旅长兼第2团团长。1937年8月,奉命率部扼守上海西塘。10月11日晚,日军冲破阵地,杨杰亲率预备队冲击,不幸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41岁。1993年,国家民政部追授革命烈士。

秦庆武,1903年出生于湖南浏阳。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时任第70军第19师第113团上校团长。1937年9月23日,奉命率部开赴淞沪战场。10月17日壮烈牺牲,时年34岁。牺牲后国民政府追授陆军少将。198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宫惠民,字剑豪。1906年出生于广东曲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4军第90师第270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担任攻击罗店东南一线日军的任务。10月,因功升任第270旅旅长。10月28日下午,被日军飞机炸弹炸中,壮烈牺牲,时年31岁。1986年8月,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吴继光,原名吴绍琳,字铁夫。1897年出生于安徽盱眙县。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时任第58师第174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1月初,赴青浦阻敌4个昼夜,后转守白鹤港,9日中弹牺牲,时年34岁。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

汪化霖,1905年出生于湖北黄冈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时任第18军第67师第401团副团长。1937年9月17日,汪化霖率部负责殿后。在转移中与敌遭遇中弹牺牲,时年32岁。其部战斗至黄昏,全部壮烈牺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姚子青,1909年出生于广东平远。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时任第18军第98师第294旅第583团第3营营长。1937年8月31日奉命坚守宝山城,激战七昼夜,姚子青和全营官兵壮烈殉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2014年9月1日,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丘之纪,别号帛臣。1902年出生于广东揭阳。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上校副总团长(副师长级别)兼第5团团长。1937年10月28日,丘之纪奉令于上海刘家宅阻敌。11月2日激战中壮烈殉国,时年35岁。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1991年12月11日,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