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的时候,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把一个名叫斯科特的宇航员送进了国际空间站。啥是国际空间站呢?

你想象一下,在距离地面408公里的太空中,有一个庞然大物在一直绕着地球飞行,这东西有多大呢?72米宽,108米长,比你们学校的操场还大。

要这个东西做什么呢?这国际空间站实际上是个巨大的太空实验室。人们用飞船把宇航员送进空间站,让他们在这里面做科学实验。

那问题来了,啥实验不能在地球上做,非要费那么大劲到宇宙中去做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际空间站处在一种叫微重力的环境中。

啥叫微重力呢?举个简单例子,你站在你家的体重秤上一称,哎!60斤重。

但是,你要是拿着同一个秤飞到空间站上一称,0!没有体重。而且,你要是到了空间站,会发现自己一天到晚都是飘在空中的。

睡觉的时候,你要是不关好门,把自己的睡袋扣好,谁也保不齐你睡醒的时候会不会发现自己已经飘到厕所里了,这就是微重力环境。

在这种微重力环境中,物质会发生很多奇妙的变化,比如在地球上,你可以把水接到杯子里,倒进嘴里喝。

但是在微重力环境中,不可能,因为水会在空中成为一个水球,来回飘,永远不能可能装进杯子里。所以,在国际空间站里,宇航员没法用杯子喝水。

他们喝的水装在一个袋子里,袋子连着一根吸管,喝水的时候只能用嘴含着吸管,把水吸进肚子里。

如果不吸,想用手挤塑料袋子把水挤进嘴里,那就成了高难度动作,因为,挤出来的水有可能会从嘴里弹出来,然后满屋子飘的都是小水球。

当然了,我这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物质在微重力环境中还会有更多奇妙的变化,正是因为这些变化,所以有的科学实验一定要到国际空间站上去做。

刚才我大概介绍了一下国际空间站。我接着给你讲那个美国宇航员的故事。斯科特有一个双胞胎的哥哥,他和哥哥俩人身体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一模一样。

这就使得斯科特本人成了一个难得的“实验器材”。什么意思呢?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让斯科特在国际空间站里待一年。

这一年里,他哥哥在地球上正常生活,一年以后再把斯科特运回来,把他的身体跟他哥哥的身体做个对比,就可以知道,这微重力的环境到底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一年以后,斯科特回到地球,科学家发现他的身体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体长高了5厘米。可是他哥哥在地球上身高一点也没变。也就是说人在微重力环境中,会长高。为啥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人为什么会长高。其实原因很简单,人的骨头长长了,就长高了。你每个月都在长高,就是因为你身上的几乎所有骨头都在不停的长长。

但是到了差不多20岁的时候,你的骨头就不再长长了,身高也就不再会发生变化了。可是斯科特在空间站过了一年的日子,愣是活生生长高了5厘米。难道在微重力环境中骨头还会继续长长吗?

科学家认真检查了斯科特的身体,发现他身上除了脊椎骨变长了,脊椎骨就是你背后正中间那一串骨头,他身上的其它骨头并没有长长。

既然其它骨头都没有长长,那为什么脊椎骨会变长呢?这脊椎骨是由24块小骨头连在一起的,每两块骨头中间都有一块叫椎间盘的软骨。

它的作用大概就相当于一块橡胶垫子,衬在两块骨头中间,既能防止骨头磨损,还能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比如你从高高的台阶上跳下来,如果是光着脚跳,那你的脚一定磕得生疼.

但是如果你穿着运动鞋跳,那感觉就好多了,因为运动鞋底的橡胶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

科学家发现斯科特的椎间盘比以前厚了,所以整个脊椎骨就长了。那椎间盘为什么会变厚呢,这个其实也比较好解释。

人在地球上的时候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椎间盘都受到脊椎骨的挤压。

但是在国际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中,无论头朝下飘着,还是头朝上飘着,都是飘着,没区别,在飘着的状态下,椎间盘几乎收不到挤压,所以它就膨胀了,结果就是脊椎长了,人高了。

其实,即便在地球上也会发生类似的的情况。你每天早上起床时候的身高要比晚上睡觉前高一些。

原因很简单,你躺了一晚上,脊椎盘受到的挤压小,有点膨胀了。白天你活动了一天,椎间盘又被挤扁了。

所以,斯科特长高的那5厘米,回地球后没多久就又缩了回去。没用,都是浮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