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CARE好文一箩筐】

【文中有好听的音乐,阅读不再寂寞】

2018年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落实情况的通知》指出,“十三五”期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话音刚落,各大媒体就炸了,有人解读说这是城镇化进程下房价的助推器。也有人分析房价已经这么高了,不可能再揠苗助长。究竟这次政策会对房价造成什么影响呢?

根据《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要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

督促的重点:

一是在于省级落实情况,特别是在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补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等方面,取得的实质性成效,进展滞后任务及原因,以及下一步整改措施。

二是在于城市政府落实情况,特别是在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促进有条件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市民化等方面,取得的实质性成效,进展滞后任务及原因,以及下一步整改措施。

几类重点人群落户要全面放开放宽: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两年前就已印发,国家发改委此次发出督察通知,意在督促各地政府、部门尽快落实好这一方案。

督察的主要内容是:各项目标任务的牵头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和推动改革落地的工作进展情况,改革取得的实质性成效,进展滞后的改革任务及内在原因,下一步整改的政策建议。在一系列督查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起草形成督察报告,于11月底上报。

为什么会有这个方案的诞生呢?多年以来,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工作生活,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户籍还在农村。2015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9.9%。这样突出的“人户分离”问题显然是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的。说明这个城市还是留不住这些劳动力,人都留不住,经济自然就发展不起来了。

中国真实的城市化率,就是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要比58%低很多。因为很多外地打工者虽然也被纳入城市的常住人口统计,但其子女受教育、社保关系,包括房产,基本上还是在户籍所在地农村,他只能享受工作城市的部分福利。这是《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出台的背景。仅从数据总量来看,就能发现名名义城市化率与真实城市化率,至少有着1亿的人口落差。

网友6989666..:心病刚有好转,房价又要飞天,心灰了!

33626..:国家队?

上硬菜:对房价影响大吗?

1亿人落户城市,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政策,对房价的影响有多大可以从下面几点来看:

1、购房能力有限

(2)购房需求远不足1亿

(3)楼下下行趋势难以扭转

你想,这个时候国家有可能一边坚决遏制房价,另一头再给房价煽风点火,可能吗?

人口迁移、城镇化进程虽然是中国房价未来整体仍将上涨的重要因素,但是要搞清楚,这两点对房价都是长期影响,不能马上在楼市中兑现。而政策调控、货币金融等因素都能快速作用在楼市上,撇开这个利好有多少水分不说,想靠远水来救近火显然也是行不通的。

总而言之,亿人落户城市,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政策,对楼市确实有部分利好,但却无法扭转楼市下行形势。

前方高能,大片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前方高能,你怎么看 (单选)

0%

看涨

0%

看跌

0%

拐点已至,无法逆转

投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