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这是家长们都会关心和在意的问题。孩子能够收获多少成就、能够达到怎样的人生高度,我们目前无从得知。但是为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类拔萃。孩子将来的成就跟很多因素有关,智商、情商、性格、能力、机遇,这些都很重要。

我们很能理解父母宠爱孩子的行为,甚至对于一些无伤大雅的溺爱行为,我们也不必过多苛责。但是如果孩子有这样3个习惯,那么家长一定要尽早帮其纠正。如果长期放纵下去,那么不管你的孩子多聪明,将来都很难有成就。

1.拖延症

学习和进步,这本来就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愿意学习。而当孩子走在“上坡路”的时候,他一定是比较痛苦的。面对学习和任务,很多孩子选择拖延。

通过讨好父母、撒娇、找借口等方式,一些孩子总是不愿意接受眼前的任务。有的家长默认了孩子的行为,而另一些家长则逼孩子进行改正。

孩子有拖延症,如果一再纵容,会让孩子的惰性越来越严重。这样的孩子害怕尝试、害怕失败、害怕成长。在今后在成长中,他们总是表现出慵懒消极的状态。而在踏上社会之后,这样的孩子将毫无竞争力。

2.不尊重别人、甚至不尊重长辈

孩子乐观开朗是好事,有一定的交际能力那就更好了。但是家长要注意,不要把孩子活泼好动和有素质划等号。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性格外向、不怕生,而且敢于尝试。

他们跟任何人都自来熟,有的时候甚至无视规则、无视道德的约束,比如跟长辈说话没有礼貌、不分大小。在亲戚朋友家里,他们没有教养,经常随意捣乱。

这样的孩子多半是被父母宠出来的,甚至在他们的父母看来,自己的孩子足够聪明、足够活泼。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将来也不能遵守社会的规则和道德的约束,也一定不能换来社会和他人的“温柔以待”。

3.逃避责任、推卸责任

很多孩子会把这类话语当成口头禅:“不是我的错”、“都是XXX叫我做的,不关我的事”、“都是XX的责任,与我无关”。遇到问题和错误的时候,尽快撇清跟自己的关系,甚至无视自己的错误,这类孩子不是聪明,而是没有责任心。

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更是如此。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懂事的孩子能够直视自己的错误,不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能想办法获得弥补和提高。这样的孩子,才能在失败和错误中收获成长。

但是如果家长放任孩子,即使孩子经常逃避责任,家长也毫不在意,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这种心态。这样的孩子,不仅没有责任心,还会在人际关系中被人排斥。

结语:父母在审视自己孩子的时候,总是充满关爱之情。甚至可以说,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不需要理由。但是有远见的父母,知道客观审视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且采取不同的重视程度,然后尽快帮孩子纠正,这样才是真正为孩子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