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决定了他的财政资金使用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的,并非政府想拿这个钱去搞基础设施,就随便可以拿去做,对于这种大规模投入的基础设施,很多都是需要经过议会投票,如果议会不同意,那即便政府有意去搞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也未必能够获得通过。而发达国家经过一两百年的发展,他们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人均基础设施处于世界前列,更关键的是,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现在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都主要靠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优势产业还有服务业,目前很多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至少达到70%以上。

说到发达国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一派欣欣向荣,繁华无比的景象。但是很多人到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之后才发现,他们的基础设施是比较陈旧的,甚至跟中国一些发达城市相比他们貌似要落后很多。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有这样的疑问,发达国家那么有钱,既然基础设施这么落后,为什么大规模的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呢?

至于为什么西方国家不再大力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基础设施陈旧不等于落后

基础设施包含很多东西,比如道路交通(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水运等等),电力设施,供水设施,雨污设施等等。虽然发达国家这些基础设施看起来比较陈旧,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落后,实际上这些基础设施的功能还是很强大的,而且他们在设计的时候都相对比较科学,另外这些基础设施的质量都是相对比较好的,即便用了很长的时间,他们仍然能够正常的运行,并不会说陈旧了就失去了它的使用功能。

对于这些基础设施一些发达国家只需要经过简单的修补,其实还是可以使用的,所以没必要花钱去搞翻修,翻来覆去的劳民伤财。

第二、发达国家已经过了通过基建来拉动经济的阶段

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搞基础建设,而基础建设除了完善基础设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拉动GDP的增长,促进就业。特别是在遇到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基础设施就成为了很多国家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甚至有很多国家的GDP严重依赖于基础设施的投入。

而发达国家经过一两百年的发展,他们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人均基础设施处于世界前列,更关键的是,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现在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都主要靠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优势产业还有服务业,目前很多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至少达到70%以上。

因此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他们没有必要花很大的钱去搞基础设施,因为现在花大量的钱去搞基础设施产生的边际收益是相对比较低的,所以很多国家更愿意把钱投入到一些科技及高新技术行业里面去,这样可以持续不断地保持国家经济的竞争力,也是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大规模的基建不是想建就建,需要议会的通过

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决定了他的财政资金使用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的,并非政府想拿这个钱去搞基础设施,就随便可以拿去做,对于这种大规模投入的基础设施,很多都是需要经过议会投票,如果议会不同意,那即便政府有意去搞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也未必能够获得通过。

第四、巨大的社会福利开支让这些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大规模搞基建

发达国家之所以称之为发达,因为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对比较高,有较高的社会福利,这些社会福利都是建立在较大的财政支出基础上的。

所以目前很多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于民生上面,比如医疗,养老,教育,基本生活保障等等。

比如美国一年的财政收入达到6万亿美元以上,但是这里面有60%以上的钱都是用于民生的基本开支。这里面强制支出(Mandatory Spending)就占62%左右,这些强制支出包括美国退休人员的社会安全金(Social Security)、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项目和贫困人口的联邦医疗援助项目(Medicaid)等联邦福利。此外美国每年还要面临巨额的债务利息支出。

因此有时候并非政府不想搞大规模的基础性,基础设施建设对那些想要政绩的执政者来说,其实不失为一个立竿见影的做法,比如特朗普上台之后,就有意于加强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这些发达国家当中,因为财政支出的项目比较多,再加上重大决策并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导致他们想要搞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有气无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