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火锅又变成餐桌上的常客。吃火锅其实也是一门学问,不正确的食用方式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1、淀粉类食物不能少

营养均衡是吃火锅的基本原则。很少有人吃完火锅后还吃得下米饭,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蛋白质,脂肪超标。所以吃火锅时应当吃些淀粉类食物。

在点菜时,应当遵循“多菜少肉,肉菜结合,品种多样,膳食均衡”的原则点菜,肉类应多选鱼、虾、贝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白肉类,控制牛肉、猪肉等红肉类的摄入。

此外,在下菜时,先下蔬菜吃一段时间垫垫底,然后吃点白肉与薯类,最后吃肉。科学证明,先吃蔬菜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波动,再吃主食能够减少肉类中嘌呤的伤害。在增加饱腹感后,肉类摄入也能更少,有助控制能量摄入。

2、火锅酱料选择有窍门

如果涮火锅时点的海鲜类的菜品多,则不适合再选择海鲜口味的酱料,否则容易导致嘌呤过高,从而引发痛风症的风险。香油酱料脂肪含量较高,不适合高血脂人群。芝麻酱适合肠胃不好的人群。

3、吃火锅忌冰饮料

在进食温热的食物过后,骤然吃下冰冷的食物,很容易让胃部毛细血管紧急收缩,导致血液循环变慢,胃动力减缓,造成食物难以消化,出现胃沉、胃胀等不适症状。

同时,冷热交替的吃法还容易刺激胃肠道,造成腹痛、腹泻等症状,更容易导致肠道环境恶化、菌群混乱,造成免疫力下降、便秘等一系列肠道性症状。

4、肉类一定要涮熟

吃火锅时,往往追求嫩滑可口,刚熟或半生熟就吃;在涮肉类时,应涮熟才可吃,以防肉类中有寄生虫存在。

一些寄生虫如旋毛虫等多寄生在猪、牛、羊及狗身上,人若吃了会在身体中穿肠入血,令身体不适,产生呕吐、腹泻、头痛及高烧,尤其是脚部及肚子会剧痛,运动不灵活,若进入脑中,更会产生脑膜炎,对生命产生危险。

5、不要吃太烫的

吃火锅记得不能吃太烫的;很多人吃火锅的时候都喜欢很烫的时候就吃到嘴里,说这样会特别有感觉,但其实这样是有害于健康的。

平时吃烫的东西的话,最高达到六十度是在人体能接受的范围,要是超过这个温度的话,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很容易被烫伤,况且火锅的温度高的话能达到一百二十摄氏度,所以吃火锅的时候要先弄一部分到碗里面,等到没那么烫了再吃。

6、吃完后不要喝火锅汤

很多人喜欢喝火锅的汤,说很浓很有味道,又是精华所在;其实还是少喝为佳。

因为火锅多数是以肉类、蔬菜、菇类及海鲜为主,这些食物材料一齐煮熟后的汤,产生浓度极高的物质,在体内代谢生成尿酸,可使肾功能减退、排泄受阻,过多的尿酸沉积在血液和组织中,会引发痛风病,所以吃火锅时应多饮水,以利尿酸的排出。

大家吃火锅时不妨遵循上面的几条建议,既可养生,味蕾又可以得到满足,何乐而不为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