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8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即白色的露珠。根据阴阳五行理论,秋季在五行中属金,其色白,所以白主要是指秋季;露则是指 “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是指此时阴气在渐渐加重,早晨在路旁的树叶上可以看到露珠。

一过白露,人们就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预防秋燥方法很多,可多喝开水、菜汤、豆浆、牛奶等;多吃青菜、萝卜、葡萄、柿子、梨、芝麻、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少食辛辣;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百合、沙参、西洋参、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药食两用的佳品——百合

百合,又名强蜀、山丹、倒仙、重迈、夜合花、玉手炉等,因其茎由许多肉质鳞叶片片紧紧地抱在一起,故得名百合,百是许多的意思。

百合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供观赏,地下鳞茎供食用。其花形如漏斗,有红黄、黄、白或淡红等色;鳞茎多为扁圆形,鳞片肉质肥厚、细腻、软糯,洁白如玉,醇甜清香,风味别致,营养丰富。公元四世纪时,其食用和药用价值就被人们发现。百合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百多个品种,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原产五十多种,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

在中国民间,百合是吉祥的象征,含有“百事合意”之意,故每逢喜庆佳节,常将百合作为礼品互相馈赠,江南人常把百合做成“百合如意糕”、“糯米百合粥”等款待客人,遇到儿女结婚、老人寿诞、全家团聚,总要吃百合做的食品,以示庆祝。

现代研究,百合营养成分丰富,除含有蛋白质21.29%、脂肪12.43%、还原糖11.47%、淀粉1.61%,及钙、磷、铁,每百克含1.443毫克维生素B、21.2毫克维生素C等营养素外,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百合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可主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对病后虚弱的人也非常有益。推荐三款百合药膳

百合莲子煲

【配料】百合、莲子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净,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百合银耳粥

【配料】百合粉50克,银耳30克,粳米60克,砂糖适量。

【做法】先将百合与粳米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与粳米熟烂时,加糖适量,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对中老年人及病后身体虚弱而有心烦失眠、低热易怒者尤为适宜。

百合红枣汤

【配料】百合25 克,红枣25 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大枣洗净,放入铝锅内煮沸,加入红糖,煮至百合熟透即成。

【功效】滋阴润肺。用于肺疥久嗽,咳痰咳血。常食之,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减少疾病,健康延年。

作者介绍

张向群,航天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师承名家,主攻温病,擅长对老年病、消化系统疾病、男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努力钻研,致力于医药知识普及,主持或参与编辑多部医学专著和健康科普读物,发表医学论文数篇。曾在北京电视台《健康生活》栏目做专题讲座,在航天科工大讲堂及航天科工各下属单位做健康养生讲座,受到好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