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考生们在走出考场后,都有一些中考生出现后悔莫及的情况,问及原因时,一般是因为明明会做的题却错了。比如说,初中物理有些章节知识特别简单,在中考中的分值也比较少,几乎可以说是送分题。这样的题一旦失分,可真是让人欲哭无泪。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就属于这种相对较为简单的内容,此模块知识在中考题中的分值并不多,相对于力学中的压强、浮力,电学中的电功、电功率而言,光学知识在中考题中真算是送分题了。

  可是越是这种送分题,越不可大意,如果平时大意惯了,到了中考就会由于一些细节照顾不到而出现失分。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光学模块中的光的反射知识。

  有关光的反射内容,主要包括如上图中的三部分知识点:

  1.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包括三线共面、两线分局、两角相等)

  2.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距与像距相等、物像等亮度、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成像原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像点)

  有关此类习题,有一种最为典型的光路图,共有两种画法,可是画出来的效果却大为不同,我们来看一下这种物理作图题。

  此题给出了两条反射光线,要求画出物点和像点,以及完整的光路图。

  于是,这类题就出现了两种解决途径。

  第一种解决途径:先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相交于像点,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画垂直”、“找等距”,从而得到物点!然后连接物点与两个入射点,从而得到入射光线。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虚光线、辅助线,实线以及相应的箭头!

  第二种解决途径:先画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物点,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像点。连好光路如图所示。

  我们看一下以上两种解决途径孰优孰劣?

  很显然,第二种解决途径很容易出现问题,即在画反射角和入射角时,很难做到严格相等,但是这里的角度非常关键,角度的些许偏差,就会导致物点的较大偏移,从而导致像点随之出现问题。也就是说,这种画法,会导致物点、像点、入射角度都出现误差!事实证实了这一点,凡是利用这个方法画光路图的同学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偏移。这样结果很容易导致扣分!

  但是第一种解决途径几乎完美的避免了这个问题。通过延长反射光线的方式找到了非常精确的像点位置!再通过物像对称,利用长度相等解决了物点位置。所以,很难出现较大误差,因此不会像第二种解决途径那样,物点像点都有偏差。

  综上所述,光学知识看似简单,有些细节问题如果不琢磨透,不归纳总结,不善于选择更好的方法,也会导致让人意外的失分现象出现。所以再简单的物理知识也不要掉以轻心。

  中学生朋友们,解决多数物理问题都不止一个方案,学会选择最优方法吧。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