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刚开始写诗,从周朝起持续了六百多年的热情,到了春秋时代,攒下三百多首最纯最动人的诗,孔子读了热泪盈眶。《诗经.汉广》写出了失恋者的悲伤: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我不知道五百年以后,今天哪一首诗还能留传后世,时光如刀将剔掉无病呻吟的虚假情怀。早在姜子牙活着的时代,西方人还在学着怎么打猎怎么吆喝,而中国人就开始写诗了。

三千年前啊,那时写诗的人都很务实,基本上十几个字就把心中的快乐和忧伤喷出来了,一读就让人相信的真情实感。不像现在人写了几千字的诗,有时也让人无动于衷,大不了客气一句,你生病还是喝多了吧。中国人刚开始写诗,从周朝起持续了六百多年的热情,到了春秋时代,攒下三百多首最纯最动人的诗,孔子读了热泪盈眶。你可能会怀疑,六百多年不只这三百首吧?精华的会传诵下去,糟粕会化为尘泥。孔子把这三百多首诗编辑成《诗经》,深情地说了一句:思无邪。鉴于我读唐诗三百首的经验,我怀疑孔子是想隐藏一些让人害羞的情节。我反复看了《诗经》,好像在雨后看到接天连地的彩虹,倒映着阳光,也倒映着萌动的激情,我发现了《诗经》的求救信号。

先来一个有名的怀春诗,《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句不就是荷尔蒙爆燃的男生被单相思折磨,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烙煎饼”到后半夜,失眠了喊出来的求救体吗。

哎呀,窈窕淑女,我太想她了,怎么办呢,救命啊……后世的德国诗人歌德用了长篇大论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国古人只用这么少的字说明白了,不服不行。那女生相思起来什么样?《诗经.卷耳》告诉我们: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采呀吗采卷耳啊,可半天也没采满小筐,就是想念我的心上人啊,想的不行把菜筐扔到大路旁。菜筐都扔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哪位明白人给支个招啊,求求您了,救救奴家……  这诗,看得人家脸都红了。

男欢女爱人之常情,结婚大喜的日子到了,看看《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朵朵开,鲜艳让人爱,姑娘嫁过来,夫妻生活好快乐。  有人欢喜,有人烦恼,河那边还有害着相思病的情敌呢。《诗经.汉广》写出了失恋者的悲伤: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南山的乔木大又高啊,可是树下不能乘凉。汉江上洗澡的女生想去追求她,可怎么可能。柴草到处都是,拿刀砍掉蒌蒿,听说姑娘要出嫁了,急死了赶紧喂小马驹。可恨汉江水太宽了,游过去不可能,波浪这么大江水这么长,想乘筏渡过也不行……这是多么焦急的时刻,她要被别人抢走了,做别人的新娘,那我怎么办?骑马追?坐船抢?救人呢……

如此情真意切的爱恋,求救的诗如漂流瓶飘过了三千年……麻烦穿越回去的兄弟,早点造个桥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