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折桂中学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启中老校门即将拆除……再不来怀旧可就晚了!

好消息与小遗憾

有两个好消息和一点小遗憾。

好消息是,折桂中学的学生上体育课再也不用穿马路,市中心闹市区将多出上百个地下停车位,有效缓解长江路停车难的问题。

小遗憾是,曾经象征启东教育的门面——启东中学老校门即将拆除。 

▲折桂中学鸟瞰图

▲建设中的折桂中学

6年前,在折桂中学上初二的同学们肯定记得在实验小学教室里学习的日子。

启东折桂中学成立于2004年,位于民乐中路580号,折桂中学所在的地方其实就是启东中学老校区,因为年代久远,原有的校舍不少已是危房。2012年9月起,初二年级不得不借用实验小学的教室学习,折桂中学校区改扩建迫在眉睫。2013年6月,折桂中学老校区项目重建开始,项目总建筑面积26236.39平方米。

折桂中学改扩建工程分二期进行。

第一期工程为三幢教学楼、实验楼、食堂、宿舍。

第二期工程为办公楼、报告厅、门房、风雨操场、体育场、地下车库、国防教育展览馆。2014年8月中旬,三幢教学楼、实验楼及对应外配套完工,所有学生搬入新楼。

▲操场西边宿舍楼

▲体育场

10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折桂中学。“等植上草皮、铺好塑胶跑道,还有一个月左右新操场就能投入使用了,我们折桂中学的孩子们上体育课再也不用穿马路借用实验小学操场了。”折桂中学副校长陈杰告诉记者。 

“操场正在外墙面施工,将来地下还有1000平米的国防教育展览馆,操场西边的宿舍楼主要是为少体校的孩子们准备。”陈杰带着记者逛了圈崭新的校园。 

▲地下国防教育展览馆入口

▲教学楼

在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立项之初,曾经考虑过为缓解学校停车难及周边交通拥挤问题设立地下停车场,那么,现在工程基本竣工后,地下停车场会不会向公众开放呢?

陈杰告诉记者,折桂中学改扩建工程,包含工程地下面积10000平方米,除1000平方米为国防教育展示馆专用区外,其余为地下停车场。地下机动车泊位数200个,其中有一半的停车位会向公众开放。“市中心区域多出100个地下停车位,长江路停车难的问题或许会有一定缓解。地下停车场预计明年6月可投入使用。”陈杰说。 

▲地下停车场

折桂中学焕然一新,但没有了老启东中学的影子总让人觉得有些许遗憾,毕竟,几乎所有启东人在心底里总觉得“启东中学初中部”这一称呼更加亲切。

陈杰带着记者走到了学校的南门,指着矗立着的“奥林匹克碑”,“我们把它留下了!”。上世纪90年代起,启东中学全校师生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奥林匹克赛场——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赛场,连续向国际中学生数理化奥赛发起冲刺。

▲奥林匹克碑

1995年7月6日,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礼堂,当年17岁的启东中学高二学生毛蔚代表中国参加第26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赛便一鸣惊人,成为该项赛事开赛26年来第一个获得金牌的女学生。此后,启东中学犹如“国际奥赛奖牌的制造工厂”,先后有11位同学夺得11金2银13块奖牌。这对于生源只限于百万人的一个县级市学校来讲,可以说创造了全国教育界的辉煌,因而被中国大学生网站誉为“神奇的启东中学现象”。省科协曾专门为该校召开庆功会,颁发锦旗;南通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表彰会,给予奖励;启东市委、市政府特意为该校设立了一座催人奋进的奥林匹克碑。 

▲折桂中学老校门

“那这扇老校门呢?也能保留下来吗?”记者问。陈杰略显遗憾地摇了摇头,“到明年这扇老校门就三十岁了,新校门会往东移,这里很快就是一面围墙了。”曾经,毛蔚、蔡凯华、陈宇翱……无数优秀的启中学子从这扇老校门里走进了象牙塔,也见证了启东教育的无数辉煌,启东中学老校区成为几代人的青春记忆。相信折桂中学的孩子们一定会继承前辈、学长的优良学风在求学路上勇攀高峰,在学海里乘风破浪。

全媒体记者   王天威   姜雨蒙

责任小编  晓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