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觉得部分原因是许多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女性不愿认同阿斯女的身份,因为任何诊断都会附带人们的一套既成印象和偏见。看完这本书后,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否定,能够战胜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女性的确是超级英雄。

阿斯女,不可思议的超级英雄

在我女儿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之后,我才得到诊断。这是15年前的事儿了。那时,我认识的人里没有几个知道“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更不用说阿斯伯格综合征。令人高兴的是,现在情况已大不相同。

如今,我想但凡对人类行为或时事稍有兴趣的,应该都听说过汉斯·阿斯伯格这个人,以及他那些“谱系上”的病人:他们不懂社交技巧,与同龄人交往有困难,智商高于常人,语言能力强,且对细节和事实的记忆能力极强。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媒体的新宠,从好莱坞的红地毯,到学校的特殊教育讨论小组,都有它的身影。上网搜索一下这个名词你就知道,我没有言过其实。对于我们阿斯来说,得到关注是颇感鼓舞的,且不少人还没得到确诊,我们这些天生没有“Y”染色体的人群尤是如此。

阿斯伯格女性群体不断被忽略,无法确诊导致她们最终被划分到了本不属于自己的地方。神经质、精神分裂、强迫症、人格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焦虑症、社交恐惧等,对于那些到了一定年龄仍需挣扎着去理解身边的环境、社会、人际关系的女性来说,这些诊断她们应该毫不陌生。这些诊断并非没有道理。很大可能是,并发这些症状的根源源自基因。问题在于很多心理辅导员或医生都没发现,联结这些症状的内核是阿斯伯格综合征。

为什么被诊断出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主要是男性?托尼·阿特伍德(Tony Attwood)、朱迪思·古尔德(Judith Gould)、洛娜·温(Lorna Wing)等专家一直试图将人们的观念从“阿斯伯格综合征不影响女性”,转到“我们如何发现女性阿斯伯格患者”,但为什么研究者仍然说阿斯伯格综合征出现在男性身上的概率比女性要多三到四倍?我觉得部分原因是许多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女性不愿认同阿斯女的身份,因为任何诊断都会附带人们的一套既成印象和偏见。简单说来,要告诉这个圆圆的世界你是一块想要挤进来的方块,绝非易事。

每当有自闭谱系上的女性跟我分享她们的故事,我都心存敬畏与感恩。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论坛、讨论小组、互助朋友圈,彼此分享如何在普通人的社会图标里摸索方向。也许有个别的声音会被湮没,但女性集体分享的声响让人倾叹。露西·西蒙的《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是这交响曲里的一个主音符,会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

露西·西蒙的这本书一部分是回忆录,一部分是评论研究,还有一部分是给阿斯女的生活指导。

在书里,露西·西蒙创造了一个新词——阿斯女。我很喜欢这个称呼。我女儿觉得听起来像超级英雄的称号。我觉得像超级英雄挺好,估计作者露西·西蒙女士也有同感吧。看完这本书后,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否定,能够战胜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女性的确是超级英雄。但阿斯女也有死穴。受人欺负、自尊受挫、焦虑来袭、崩溃、性问题、内疚感等等,书中对这些都有描述,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给读者脑中铺陈积极的图景,从而帮助你重新打起精神,起床,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作者简介

利亚纳·霍利迪·威利(Liane Holliday Willey)

教育博士,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一直伪装正常人》(Pretending to be Normal: Living with Asperger's Syndrome)的作者,《青少年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inAdolescence: Living With the Ups, the Downs and Things in Between )的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 【美】露迪•西蒙的《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青橄榄书殿出品,欢迎转载,但请标明出处,以及与图书相关的图片完整信息。

青橄榄书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