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此外,还有说花神名花姑的,据《中国民间俗神》一书记载:花姑本是一个种花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一跃而为花神。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文/老张在路上

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有一个节日过去很隆重,后来却衰落而渐渐不为人所知。这个节日就是花朝节。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里,天人合一,万物有灵。风有信,有德行,如期而来;花有信,有灵气,迎风盛开。如期而至的春风,因遵守信用,被人们称为信风、德风,从此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从小寒到谷雨共8个节气,120天,每节气15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8气共24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所开的花),24候,应24种花信。顺序为: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在“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期间,就有了庆祝百花生日的节日。

“花朝节”的时间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二月十五日、十二日、二日的不同。

《提要录》一书说:“唐以二月十五为花朝。”唐朝的花朝节定于二月十五日,和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并列为三个“月半节”之一。民间常将花朝节与中秋节并称,有“花朝月夕”之说。明田汝成所撰《熙朝乐事》:“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二月望》中说:“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清人汪灏在《广群芳谱·天时谱二》中引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诚斋诗话》云:“东京(今河南开封)二月十二日花朝,为扑蝶会。”

以二月初二为花朝节的记载也见于《广群芳谱》一书,该书《天时谱二》篇引《翰墨记》云:“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此外,旧时浙江绍兴、河南光山等地有以二月二为小花朝节、二月十五为大花朝节的民间习俗。清光绪《光山县志》云:“二月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

既然花朝节是纪念花神的,那么花神什么样的尊神呢?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关于花神的形象来历,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中国民间信仰的百花之神,据《淮南子》所言,花神“统领群花,司天和以长百卉”。

从明朝时期,道家就有“百花神”之说,但那时没有用人物去代表花名。至清代中期,杨柳青年画开始出现“花神”组画,以唐宋传奇人物和历史人物确定花神名称,代表各月的花神。十二月花神是根据社会风俗与岁时花信的自然规律,按每年十二个月冠以花名而成的。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其中之一:

一月梅花花神:江采苹,即唐玄宗梅妃。江采苹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唐玄宗戏名曰梅妃。后来因杨贵妃的出现,梅妃失宠,孤寂而终。

二月杏花花神:杨玉环,安史之乱时被逼赐死。

三月桃花花神:戈小娥,元顺帝之淑姬,肤白似玉,仿佛桃花含露,帝喻云:“此夭桃女也”。因呼为“赛桃夫人”。

四月牡丹花神:丽娟,西汉武帝所幸宫人。于芝兰殿旁歌《回风》之曲,庭中树花为之翻落,是谓“曲庭飞花。”

五月石榴花神:公孙大娘,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

六月莲花花神:西施。

七月玉簪花花神:李夫人,汉武帝后期最宠爱的夫人。李延年所唱的 “北方有佳人”主人公。

八月桂花花神:绿珠,巨富石崇宠妾。

九月菊花花神:梁红玉,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

十月芙蓉花神:貂蝉,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府的歌女。

十一月山茶花花神:王昭君。

十二月水仙花神:甄宓,曹丕纳其为夫人。魏明帝曹睿即位后, 谥她为文昭皇后。

历代文人墨客观赏吟咏百花,从而造就出12个月的花神来。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了。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除了不同版本的12月花神外,另有一种是说法是,花神名叫女夷,南岳夫人魏华存的弟子。 公元334年,魏华存以83岁高龄辞世,传说她死后七天即被西王母派众仙接引升天。相传女夷后来也升天成仙,掌管天下名花,称为花神。

明人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云:“女夷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女夷本是神话中主宰春夏万物生长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云:“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高诱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也。”在后代的流传中,女夷成了道教女仙魏夫人的弟子,做了专司百花的女神。

此外,还有说花神名花姑的,据《中国民间俗神》一书记载:花姑本是一个种花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一跃而为花神。《月令广义·春令》又云:“春圃祀花姑。《花木录》:魏夫人弟子,善种花,号花姑。”花姑在种花上有所建树,被以种花为业的花农奉为花神。

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说花姑名叫黄令微,临川人,是个女道士,年逾八十,形貌却仍像个处女。她曾把魏夫人在抚州并山的静室、临川的坛宇这两处已经荒芜了的胜迹整修一新,魏夫人闻知后,托梦给她,详加教诲,花姑得魏夫人教授传道,便得道成仙。《太平寰宇记》亦有详细记载。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西汉孝惠皇后张嫣也是传说中的一位花神。

张嫣是汉惠帝刘盈的亲姐姐鲁元公主和宣平侯张敖的女儿,即汉惠帝的外甥女。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2年)十月壬寅日,张嫣的外祖母吕后为了“亲上加亲”,将年仅十一岁的张嫣立为汉惠帝的皇后。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三十日,吕后去世。不久,大臣们共同铲除诸吕(吕后的吕氏家族),废黜刘弘,拥立汉惠帝四弟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而张嫣虽然幸免一死,却受到牵连,废黜其位,安置在北宫居住,仍称皇后。

张嫣死后入殓时,宫女们替她净身时惊人地发现,张嫣至死竟然冰清玉洁,依然是个处女。消息不胫而走,天下的臣民无不怀念怜惜她。于是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称为“花神庙”。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

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

花朝节至迟在唐代即已形成,在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是常见,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旧唐书》的《罗威传》中亦有“威每到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这样的文字记载。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民间传说,唐太宗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武则天在自己当皇帝期间(公元690-705年),每到花朝节这一天,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花糕赏赐给群臣。

而关于花朝,则天女皇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镜花缘》第四回“吟雪诗暖阁赌酒 挥醉笔上苑催花”以及第五回“俏宫娥戏夸金盏草 武太后怒贬牡丹花”是这样记载的:

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自称神武皇帝,改国号为大周。一年冬天,她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此时大雪刚停,朵朵红梅盛开。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然而,一花独放, 似乎不如满园春色。武则天当即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

明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 莫待晓风吹。

武则天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

第二天早上,武皇帝来到上苑。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李花、玉兰、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丛丛,一簇族,绚丽多彩,争芳斗艳。花丛中唯有牡丹未放,武则天一见大怒,传旨火烧牡丹,还把牡丹“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叫它断种绝代。”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谁知牡丹一入新土,就又扎下了根。来年春天,满山翠绿。牡丹从此在洛阳扎下根。

这个故事很可疑,雪中赏梅,武后绝对是雅人,她会做出火烧牡丹这等焚琴煮鹤之举?

龙袤的《全唐诗话》:“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幸上苑,许可,寻复疑之。先遣使宣诏曰:‘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於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托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

大意是: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腊月,一些大臣们诈称百花开放,请武后到上苑赏花。武后同意了,后来又怀疑其中有诈,于是先派使臣宣诏(也就是读了那首诗)。结果第二天早上果然满园子名花盛开,群臣拜服,都相信武则天果然可以驱使花神,乃真命天子。龙袤认为是武则天使用了某种异术,达到其转移唐祚的目的。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如果这一记载属实,那么武则天使用的大概是现在很普通的温室栽培法。先在温室里栽培好各种花,然后又移到上苑去。不得不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确实有着非凡的智慧。

宋代以后,随着市井文化的发达,花朝节由精英阶层扩散到了整个民间社会。许多花朝节的习俗,也都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形成的。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1.踏春、赏花

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里这样描述当时的赏花盛况:

“都人皆往钱塘门外,玉壶古柳林杨府云洞,钱湖门外,庆乐小湖等园,嘉会门外包家山、王保生、张太尉等园,玩赏奇花异木。最是包家山桃开浑如锦障,极为可爱……”

花朝节踏青赏花一直延续至清朝,所以在有些地方,花朝节也被称之为“踏青节”。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2.花朝赏红

花朝节还有赏红的习俗。清顾禄《清嘉录·二月》:“(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

明清时候的女子,在花朝节这天,做各种颜色的剪纸,贴在花木的枝子上,或者用彩纸做成各种小彩旗,插在花盆里。清人袁景澜在《吴郡岁华纪丽》里记录了这个习俗的来源:“效崔玄微护百花避风姨故事,剪五色彩缯,系花枝上为彩幡,谓之赏红。”

《博异记》记载:唐朝天宝年间,有位名叫崔玄微的花迷,远近闻名。某年二月之夜,一群百花之精幻变的艳丽女子入其花园,对他说本欲迎春怒放,可封姨(风神)出头阻挠,故请他帮忙解难。崔氏遵彼指教,置备彩帛,画日月星辰其上。二月二十一日(一说十二日)五更时分,他将彩帛悬于园中的花枝上。届时果然狂风大作,但枝上花卉有彩帛护持,一朵也没被吹落。喜爱花卉者争相仿效,因以成俗。

后世女子在花朝节这天,借由赏红的习俗,为百花祝寿的同时,也为自己和家人祈祷安康。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3.扑蝶会

《诚斋诗话》载:“东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

4. 挑菜

采摘野菜,就是挖野菜——白蒿、荠菜等时令野菜。《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5.佩饰赠花

一簪花:宋《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不同于剪纸花,而是簪真品,宋代男女最风靡的簪花,戴于头上。不说了,花朝节怎能错过簪花习俗呢

二相赠:妇女剪彩帛为花插头。明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并且以此纸花互相赠送或以真花赠友。

6.花神祭祀

到花神庙进行祭祀,贡品主要有各种时令鲜果。人们还将家里裁剪衣服剩下的小布片绑在树枝上,祈祷丰收。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7.美食

花朝节日的美食,自然是以花为主。

一花糕: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源自武则天。

二吃花:唐太宗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

三喝百花酒。这种酒用百花、百果酿成,口感甘甜。

四喝百花粥。用各类花、果熬制的粥。

有个节日古人过得花团锦簇,现代人却知道的不多了

8.插花

插花供于画下案上,在唐宋或仿唐宋的古画上经常可以看到。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