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宣威旅游指南:来宾—倘塘—杨柳

来宾

虎头山烈士陵园

虎头山烈士陵园位于来宾街道政府驻地西南约700米的小山坡上,陵园由大门、屏风、烈士墓、纪念碑、陈列室及办公区组成,占地3.5万平方米。烈士墓内安置红二、六军团在虎头山战役中牺牲的300余名烈士遗骨。陵园是1977年宣威县委、县政府为纪念虎头山战役而建。

1936年3月,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领导的红军第二、六军团,在云贵交界的乌蒙山区与国民党部队展开艰苦卓绝的回旋作战。3月20日,红二军团从威宁进抵宣威倘塘。3月21日,红六军团到达宣威龙潭一带。22日,红二、六军团集结于来宾铺一线,并在观音堂(今观云村)召开作战会议,部署进攻宣威县城。此时,滇军孙渡纵队刘正富旅两个团已先期到达宣威,驻宣滇军增至四个团和两个独立营。23日拂晓,刘正富率部出城阻击红军。八时许,战斗打响,滇军占领虎头山、紫灰山、老营头等高地。十时许,红军集中兵力向虎头山滇军主阵地发起攻击,直捣刘正富指挥所。刘正富丢弃指挥所,向县城方向逃窜。此时,滇军鲁道源旅、龚顺壁旅增援部队迅速向虎头山靠拢,滇军兵力骤增,双方形成对峙状态。天色渐暗,红军趁夜暗向滇军进行猛烈炮击后,主动撤出战斗。红二军团向东经龙场、格宜、宝山、田坝进入贵州盘县;红六军团经东山、海岱、羊场,由富源进入盘县亦资孔地区。此战,共歼灭国民党军近千人,缴获各种枪支400余支。红军牺牲团长以下314人,伤师政委以下100余人。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云南境内与敌军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

奇幻龙洞

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奇异景观,距市中心城区25公里。龙洞景区方圆近1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龙洞群由八组洞室组成,洞洞奇幻,处处壮观,凤巢洞恰似凤舞迎宾,小象拜谒诙谐温顺,玉兰垂挂绽放枝头,玉琼帷幕半遮半掩,金狮狂舞热闹非凡……各种造型千姿百态,展现了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无穷乐趣。洞内巧妙布局各种颜色的灯光,通过光影的组合,将形态各异的石头幻化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令人有如在画中游的感觉。

倘塘

倘可巡检衙署

倘可巡检衙署,位于倘塘镇人民政府办公楼西北侧15米处。是宣威仅存的少数官署建筑之一,对于研究宣威的官署建筑具有重要价值。明朝统一云南后,沿驿道一线建立囤房。乌撒卫后三所(今宣威)屯防地面由北向南置驿通邮,设倘可、龙山、永安等十一铺,并由驻军把守。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废除“土流合治”政治制度,改设流官,史称“改土归流”。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在倘可驿丞署基础上建巡检署衙。

周建屏将军故里

位于宣威市倘塘镇倘塘村委会下街村23号,2002年10月22日,周建屏将军故居被曲靖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建屏,1892年出生于宣威倘塘(今倘塘镇倘塘村委会下街村)。1908年加入滇军。1911年参加“重九”起义。1923年任驻粤滇军第一师上尉参谋。1926年1月,加入国民革命军并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春,经朱德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上半年,受中共中央委派赴弋横苏区建立赣东北红军游击第一大队。1930年7月,任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同年9月,独立师扩编,成立红十军,周建屏任军长。1934年2月,在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周建屏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8月,全面抗战爆发,周建屏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副旅长,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1938年夏,周建屏脊髓炎严重恶化,6月13日与世长辞。

杨柳

可渡南门关

可渡关始建于明朝初年。现存南门关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虹竚鹤

相传蜀汉丞相诸葛亮安定南中,撤军时经古驿道回川,途经可渡河时留下的笔迹。刻于可渡北岸旧城一侧之岩石上,距河约200米,石刻面积约10平方米。

桃溪泛锦

春暖花开时节,片片桃花随风飘舞,落入溪中,古人诗赞:“蟠桃栽哪里?花片泛溪中。……我疑斯间底,怕与武陵通。”俨然一处世外桃源景象。

宝圆洞天

“宝圆洞天”,旧称张口洞,位于旧称西门外岩端,洞分三层,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常年香火不断,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远近香客纷至沓来,尤其热闹。

可渡古炮台

刻度古炮台。古炮台踞可渡河南岸,历经无数次炮火硝烟,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1983年列为宣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戏楼

古戏楼,是古驿道上官商往来歇息之所。因年久失修,其中大部分建筑已毁坏,现仅存戏楼。

山高水长  水流云在(摩崖石刻)

“山高水长  水流云在”摩崖石刻,刻于可渡河北岸旧城一侧之翠屏崖上,是迄今发现的西南境内最大,相对位置最高的摩崖石刻。相传为明代状元、翰林院编修杨升庵所题。崖面壁立千仞,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诸多石刻。

杨柳山歌节

杨柳山歌在当地流传已有数百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山歌之乡。2014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杨柳“中国山歌之乡”称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