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怀揣光绪皇帝的密诏,连夜潜出北京,开始了九死一生的逃亡生涯。康有为离京不久,慈禧太后的缉拿令随之发出,各路神秘杀手纷纷出动,慈禧太后更是派出朝内大内高手出京,一路追杀。

这位维新运动的旗手、光绪推行“戊戌变法”的总顾问,正在走向一条九死一生的逃亡之路。

光绪帝最后一道诏书

光绪帝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顾非大事朝廷不下明诏的惯例,下了一道明诏,责令康有为立即离京赴上海。紧接着,光绪帝又让林旭带出一书密诏。林旭一见到康有为,便哭着取出藏在衣带里的密诏。康有为跪在地上,边哭边读。

惊心动魄的海上逃亡

要去上海,须从天津塘沽乘船。康有为到了天津,清政府已经得知消息,立即在天津展开到了大搜捕。但此时,有如神助的康有为却已经登上了一艘名为“重庆号”的英国轮船,启程前往上海了。

当汽笛声响过不久,“重庆”号缓缓地离开了码头。自此,康有为便开始了惊心动魄的海上逃亡。

康有为

慈禧下达密杀令

恼羞成怒的慈禧闻知这一消息后,气得从座位上跳起来。她立即要军机处向烟台、上海的地方官员发出密电,要他们在康有为登岸时将他擒获,与此同时,又命在天津筹备秋季操兵的荣禄,火速派出军舰追赶“重庆号”。

康有为逃亡

为免生意外,慈禧太后秘密下令:一旦抓获康有为,立即就地正法。

荣禄不敢怠慢,给直隶总督兼北洋水师衙门下达了手令:“着北洋水师"飞鹰"号军舰立即启航,前往海上追上"重庆"号。

疑云重重的“飞鹰”舰

“飞鹰”号军舰的管带刘冠雄立即命令轮机舱升火,随即拉响汽笛,水兵们纷纷奔向各自的岗位。 “飞鹰”号是北洋水师的一艘速度最快的军舰,比“重庆”号的航速快一倍。如果开足马力,要追上“重庆号”易如反掌。“飞鹰”号军舰像一支脱弦的箭,在海面上冲风破浪。

但是,“飞鹰”舰追赶到中途,军舰的管带刘冠雄却下令停止追击,返回天津。

刘冠雄为什么要下令军舰返航呢?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版本:

一种说法是:“飞鹰”舰因为装煤太少,燃煤已经快烧尽了,不得不放弃,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很多人都持这一观点;

还有一种说法:“飞鹰”舰在追赶过程中,锅炉发生了爆炸,被迫中途返回。

刘冠雄

也有人认为:刘冠雄有意要放康有为一条生路。理由是,刘冠雄早年留学英国数年,受到西方的熏陶;后来,他又受到留学欧洲的海军前辈严复等人的影响,赞同康有为维新思想,支持康有为发起的变法运动。因此,在关键时刻,他救了康有为。

刘冠雄

隐居天津五大道

“重庆号”到了上海后,英国人濮兰德,接到英国驻上海领事指令,请康有为下船,上了英国的兵船,这才逃了最后一劫,最后辗转来到了日本。

刘冠雄居所

刘冠雄辞职后,寓居在天津,住在天津马场道123号临街一座三层洋房(现在是天津财经学院分院办公室)不再过问世事,终生保持军人的作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