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这个心气不足在《千金方》说是心气不定,我觉得这个较对,这个心气不定就是人呀烦躁心悸。

因为血往上冲个关系,所以造成心悸、脸面发红、甚至吐血、衂血这些个症候,就是上边有热,要是这样可以用泻心汤主之。

咱们一般用这方子啊,有两种用法,如果不是让它泻下的,下大热的,这个大黄啊不要搁里头煮,这我现在常这么用,就是拿水冲一冲,冲一会啊,用这个水来煎药,这个不大泻,临床上高血压啊这个法子也是常用的。

只是上边有热、上焦有热。上焦有热表现的症状是什么呢?颜面潮红啊,脸红,唇红,那么心烦,心悸,这个是黄连、黄芩证候,用这个方子就好使。

要是要下热,这热真盛,这大黄可以搁里头一起煮,这是大黄、黄连、黄芩。这个大黄它这个量很重了,你们看看,他说顿服啊,顿服古人一两,就是现在三钱。

这个大黄二两,这就多了,就是现在的六钱了,是十八克啊。我们用啊不要用这么重,这个大黄我们一般用,顶多也不能超过十克,要是为这治这血证,一般用六克就行了,黄连、黄芩各三克就行了,我们黄芩多搁点也没关系,是吧。

黄芩跟这个大黄一样二、三两,黄连用这个药啊现在少啊,可以搁三克,全好使。尤其是小儿他没有虚寒证,小儿的鼻衄啊,吐血,这个方子最好使了,我常用,这方子最常用不过了。

所以他提出个心气不足,这个不是虚寒证,这里很重要。心烦、心悸,这是上焦有热,那么这一种的吐血啊、衄血啊,用泻心汤都好使。

那么到这啊,把这一篇讲完了,讲完了你们看一看缺什么?瘀血证一个没有,头先这个辨证他讲一点,可治疗呢,它没有。没有就按我方才所说这个,你们自己可以读出些来。

这个瘀血证啊,你看我们这个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下面讲那个疟疾里头的鳖甲煎丸,在这个虚劳篇里头讲的那个大黄蟅虫丸,都是去瘀的药啊,它各有不同的证候。

我们后边还讲那个大黄牡丹皮汤,这个肠痈也是瘀血啊,有脓当下脓,不脓当下血,这下血他下什么血,就是瘀血啊。那么此外在妇科里头,像是通经活血全是去瘀血。

这个我以前啊本打算讲这个东西的,后来也没讲,这个你们可以准备准备,这个去瘀的这种方剂,不只是桃仁、丹皮、水蛭、虻虫是个去瘀药,当归、川芎、生地等等,咱们说的补血的药全是去瘀药。

你看咱们讲的这个当归芍药散,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他为什么提个妇人呢?妇人容易有瘀血啊。

我们说的这种补血药啊,主要就是去瘀,不过他起强壮作用,你们看那《本草》就有,这个生地《本草》也解血痹,血痹是什么啊,瘀血嘛,不过他起强壮作用。

而且药有这个寒热之别,这个生地是个强壮去瘀,性寒解热,咱们就说去血分热,也算对的,主要它也去瘀啊,它不过起强壮作用。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个人,不虚,有瘀血,你不要用强壮药,那你就用这个水蛭、虻虫、蟅虫啊,桃仁、丹皮都可以啊,你得也看他证候了。

他要是虚,有瘀血证,你用攻破不行啊,你就得用强壮的去瘀药,有热用生地这一类的,有寒用当归、川芎这一类的,都是去瘀啊。

所以你们要是研究这一章,那么张仲景这个书真正遗失了,或者他是故意的,这两者都有可能。他故意什么?他这个瘀血证讲在各处了,他就不在这讲了,像我说的全是啊。

这个瘀血啊,根据他这个书中写下的桃仁承气汤证、抵当汤丸证,这有的是了,大黄蟅虫丸啊、桂枝茯苓丸、牡丹皮汤、当归芍药散、小温经汤等等全是啊;

把他分出来,哪个是温性的去瘀强壮,或是以生地为主的强壮解热去瘀,把他分成门类来,研究东西是这样的,自己下手,由我讲这个啊,当然多少也不能说没点意义,但没有自己下手有利。

所以像我说的你们自己下下手,把这个去瘀药把它集中了,那我保险总比那个王清任搞那个血证还要好,这是很有用的。

我原先本打算呢写了,现在我老觉得时间不够,不是不够,他一天干不了多少,干着干着,不耐劳了,我这个事怕这个做不好了,你们可以搞,写一写。

所以我们讲这些书时候啊,哪个咱们看这个过简,根据这个题目的,咱们集中了再写一写,久了是有用的,我自己现在就恨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啊,不爱发表东西。

这也是一个毛病,光心里头有,手头没敢上去,一方面研究啊,一方面用这点功是最好了,不难的,这都在这书里头,《金匮要略》、《伤寒论》都有,再找些后世医家的东西也可以啊。

你看咱们上面讲的柏叶汤,这孙思邈加阿胶,很有道理,他不加生地,为什么,因为这个是温性药啊,柏叶、干姜、艾叶都是温性药,他是虚寒的,虽然不到阴证,但是虚寒,可以搁阿胶,不能搁生地。

所以孙思邈这个后世的方子也有好的,不是没有好的,把它都集中起来,写点东西,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作些笔记,就算也不给人家看也很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