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明 (原工作部门:物理所保卫处)

难忘的国庆游行活动

1964 年9 月初,我刚从电子所调到物理所保卫处担任保密科长时,处长刘俊才和其他一些同志由院部统一组织去四川郫县搞 “四清”运动了,我就被指派负责全处的工作。我因刚来,需要了解熟悉情况,又要布置检查国庆安全,加上保卫、保密工作,感到任务很重。接着,所领导又交来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我和王连贵同志组织一支有100 余名职工的国庆游行观众队伍。这是院里下达的任务,与电子所、力学所共同组成科学院的代表队。三个所各有一名队长,我是物理所的队长。 队伍组成后,在中关村大操场训练两次,主要动作包括稍息、立正、报数、看齐、齐步走等步骤,达到动作整齐、服从命令的效果。

国庆节那天一早,三支队伍准时到了中关村大操场集合乘车,十余辆汽车浩浩荡荡向城里进发。到了安定门外,大家下车整队急行军,通过长安街到达天安门广场。进入广场后,队伍按照指定位置席地而坐。我们的位置大致在靠近国旗的地方,面对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能清楚的看到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和外宾们,大家非常兴奋。游行开始后,数十路队伍手持红旗,自东向西行进,到天安门前时举旗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口号声接连不断,群情激昂,毛主席在城楼上也回应:“人民万岁”。我们坐在广场上看到这种热烈情景,心情非常激动,几乎说不出话来。直到游行队伍完全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的观众潮水般快速涌向金水桥,我们近距离看到城楼上领导人的容貌,毛主席走到城楼东南角,挥动着帽子向群众致意,然后又走到西南角挥手致意,然后才向楼内走去。现场观众们始终激动的高呼“万岁”,直到看不见毛主席的身影,久久不愿散去。这是一生中难得的一次机会,万众欢呼的激情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祖国强大的凝聚力。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上面提到的是53 年前的一段往事,回顾这些年来,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众人深感鼓舞。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在习近平同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到建国100 周年大庆时,又该是怎样的情景!我作为年过九旬的老人,虽然不能亲眼看到那一天,但在九泉之下也会为此欢欣鼓舞。我们的子孙会过着更美满的幸福生活,他们也一定感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在物理所参加“四清运动”

1965 年8 月,中国科学院领导根据上级指示,组织工作团、工作队下乡搞“四清”。运动早期为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务,后期为清政治、清组织、清思想、清经济。即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防止修正主义的出现。

科学院选择了山西省运城县袁王庄公社为 “四清”工作试点。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郁文同志随团驻县领导工作。张从周同志为院工作团政委,运城县委委员、武装部长贾某(忘了名字)为团长。物理所从研究室及机关抽调一部分干部和科技人员,由所政治部主任李运臣同志带队进入工作地点。之后李运臣和院保卫局干部吕福俊同志及其他部分同志另组团,李运臣为政委,吕福俊为团长去该县两窑公社继续“四清”工作。

袁王庄公社“四清团”团部驻袁王庄大队,由科学院院部组队负责。物理所办公室主任刘雄标领队去陶上大队;人事处长李俊杰去羊圈大队;人事处科长杨凤台同志带队去一个大队;我领队和四室、七室、机关十来位同志去贺村铺大队。我是队长、指导员(党内支部书记),高汝亭任副队长、副指导员,郁俊友、崔文栋任副队长,于渌同志任秘书。分工我总负责,下分三个组分包三个生产队,崔文栋包一队、高汝亭包二队、郁俊友包三队。

根据工作团的统一部署,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贯彻中央的“二十三条”,抓阶级斗争,两条路线和两条道路斗争。各组分头深入到贫下中农家,结合抓生产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即“三同”。农民非常听党的话,他们很热情的唱着“工作队下乡来,贫下中农笑颜开”的歌曲迎接工作队。经过“三同”,大家和农民确实建立了感情,他们肯把心里话说给我们听。

我们所在的这个地区是晋南最好的地区,吃的是白面、棉籽油,生活比其他地区好得多。生产队的耕种、锄草、浇水、收割、运肥等各种农活我们全都干。冬春农闲时还要搞水利,挖渠、修渠,我们还为一条水渠取名为“胜天渠”。

三个生产队中三队地处盐池边,碱重产量低,贫下中农都是19世纪初从河南逃荒到此落户的,生活非常困难,耕种时畜力不足。四室的郁俊友、姜彦岛、成希敏三位同志与农民“三同”,以人力帮助他们拉犁,又苦又累,毫无怨言,积极完成任务,受到老乡们的称赞。

贺村铺大队的“四清”工作经过宣传教育,揭批改,重新整顿村组织。大队支部书记定为“走资派”,被撤职,换上一位转业军人当支部书记。大队会计被结合继续留用。贫下中农和“地富反坏”界限分明。

我们在山西搞“四清”这一任务,从1965 年8 月28 日进村,到1966 年6 月,共10 个月(春节放假回过北京一次)。 经过秋收秋种、冬耕、春种、夏收等季节,1966 年夏收之后结束,6 月中旬回到北京。归途中经过太原住了一晚,作为奖励,还参观了晋祠,我们很感激很高兴。

回到北京那天,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物理所已经拉开序幕。接着 “620 事件”开始,那是所谓的“张劲夫麦收大阴谋”①。造反活动接连而至。

“四清”运动,按当时情况,对人民群众、主要是贫下中农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热爱。对教育干部,纠正干部队伍的不良作风和经济方面的问题起到一些作用。但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夸大阶级敌人的力量,把基层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与阶级斗争联系起来,随便把干部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拉下来,是“极左”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作为机关干部和基层科技人员,10 个月的艰苦劳动是经受了一次锻炼。在和农民共同劳动与生活中建立的感情是真挚的。这是一次个人经历,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

①  文中提到的所谓“张劲夫麦收大阴谋”,就是1966 年6 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值北京郊区农村麦收开始。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同志根据国务院指示,于6 月20 日要求各所组织部分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前往农村支援农民收麦子。当时造反派就说张劲夫此举是破坏文化大革命,称为“620 事件”,也称“张劲夫麦收大阴谋”。意思是让群众去麦收就不能参加造反活动、不能搞“文革”了。

福利来袭!

欢迎来留言互动啦,被精选的留言中,每天点赞第一名的读者,将获得《别逗了,费曼先生》一书,是费曼的回忆性文章集,描绘了他一生珍贵的瞬间——挥霍无忌、惊世骇俗,却仍然温馨。图书详情

下周一(10月29日),小编会点进文章看排名结果,并公布6名获奖名单。

十大热门文章

1.3位物理学家因“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2018年诺贝尔物理奖解读 | 盛政明

3. 真空不空| 涂涛 郭光灿

4.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一百:万物皆旋(下)

5.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单颗粒成像研究

6.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

7.超导“小时代”之三十四:铁器新时代

8.二胡音色的定量分析和一种改进方案

9.云量子计算求解原子核问题

10.周末大家谈——我和物理所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