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博会、APEC技术展览会、家博会、安博会、农博会、皇寺庙会、卧龙湖冬捕节、国际旅游节、各种车展和汽车团购会等活动,无一不吸引国内外大批权威媒体的关注。今年以来,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会展活动的推动下,“沈阳”作为新闻关键词,曝光率得到大幅提升。密集的展览会议逐一登场,使沈阳城市功能大幅提升,激发了沈阳城市新旧动能的转换,让沈阳城市活力得以全面迸发。

会展业被公认为是一个城市活力的晴雨表,而各种高端会议和活动的连续举办,也正是城市活力爆发的表现之一。据沈阳市服务业委的最新统计,今年1-9月份全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316项,同比增加0.31%,实现展览面积32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9%,意向交易额2532亿元,同比增长4.19%。

加强内外交流 架起与世界交流的桥梁

金秋9月,“2018沈阳经济区(厦门)名优产品展示交易会”成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璀璨群星中一颗最亮的星。沈阳经济区向参会人员展示沈阳城市形象、宣传产业优势、推介名优产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名优产品展示交易会仅4天,吸引观众数万人次,企业签约67亿元。

无独有偶,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沈阳150平方米的展区内,一批高精尖展品展现了沈阳市科技创新实力,让世人刮目相看。走出去,让世界认识了沈阳。

近几年来,沈阳市以会展产业为桥梁,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深化对外开放,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拥抱着一个又一个推动全面振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机遇。以展会为载体和平台,沈阳市架起了与世界交流的桥梁。

立足沈阳市得天独厚的政策和自然环境优势,近年来,省家具协会、北方工商业展览、辽宁润博展览展示、沈阳佳胜展览展示、辽宁中汽会展等协会和企业,把提升重大会展活动举办水平和全链条国际化服务水平、构建对外开放和产业发展的最佳平台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经济。

“政策东风”为沈阳市会展业注入新活力

据沈阳市服务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沈阳市对标北京、南京、厦门等城市经验做法,制定印发了《沈阳市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和《沈阳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降低补贴门槛,扩大补贴范围,做大展会规模;通过倾斜沈阳市优势产业,鼓励会展企业做强“生根型”展会,吸引国家级国际性展会到沈阳市举办,奖励优秀会展企业和获得国际认证项目,做强展会品牌;通过优化补贴流程,缩短审核时间,方便企业申领,做优会展环境。依据《办法》沈阳市对2015年至2017年在沈阳市举办的207项重点会展活动给予资金支持1.23亿元,较好地发挥了政策扶持的撬动作用。

近年来,沈阳市相继被有关机构评为“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新锐城市”、“全国优秀会展城市”、“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17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沈阳市展览业城市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九位,在东北地区名列第一,基本奠定了“东北区域会展中心”城市地位。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当前,全市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会展业也将迎来转型升级、提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18年,沈阳会展业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以打造“东北亚会展中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政策、改善环境、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眼下,会展政策效应逐步释放让沈阳地区会展经济发展信心满满。

下一步,沈阳市会展业将实施“打造沈阳旅游会展千亿产业链”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计划,本着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做优空间的原则,量化目标任务,明确发展路径,来实现全市会展业质和量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还要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一方面,积极推进与北京、南京、厦门等地的会展业合作。另一方面,深入对德合作,以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纽伦堡等城市为重点,衔接沈阳市装备制造、机器人、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与德国知名会展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提高沈阳市会展业国际化水平。

聚集各类会展活动

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

每一次大型展会的举办,都像是一个“助推器”,促使城市不断的发展进步,每一次大型展会的筹备,又像是一次“洗礼”,赋予沈阳这座城市新的使命。无论是连续举办十七年的制造业博览会,还是现如今走进百姓生活的沈阳家博会,都为沈阳开启了新的征程,推动了沈阳的发展蜕变,而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正在会展业的推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年9月1日到9月5日,海内外近千家装备制造业企业云集沈阳,一场全球性的行业盛会第17次开启“筵席”。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唯一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博览会,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自2001年在沈阳一落地,便稳稳扎根17年。

借力中国制博会这项行业盛会,沈阳向世界递上了一张精彩的城市名片,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透过制博会的“镜头”,沈阳以一个高颜值的城市向世人绽放,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展会上,沈阳的i5机床、新松机器人……星光闪耀;展会外,文化深厚、幸福宜居、魅力十足的沈阳令世界刮目相看。

与制博会一道,今年轮番上演的2018沈阳国际广告节、2018第十七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2018第七届中国沈阳国际家博会等30多项大型展会让“沈阳”这个名字在海内外赚足了眼球。“在业内,人们通过沈阳举办的广告节、汽博会、安博会、制博会认识沈阳,了解沈阳,爱上沈阳,沈阳凭借着举办各类大型盛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会展专家表示。

如今,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会展已成为沈阳市的一张新名片,吸引了更多的人群参展、观展、游览,向外界推介沈阳市优势产业、创意文化、特色资源,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知名度。

聚焦行业革新

助推地方产业发展

沈阳会展业依托本地产业发展,与沈阳产业经济息息相关,互相促进。几乎每一个大的产业都对应一个或多个知名的专业展览会,这是沈阳会展业的显著特色之一。

沈阳经济学家表示,沈阳的展览会实时反映了沈阳以及辽沈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体现出了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制博会、机器人博览会、五金展、工装模具展为例,这类展会与沈阳制造业相互促进、相互辉映。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现代工业企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的参展需求,并因此汇聚了众多海内外专业买家,促进了制博会、机器人博览会的发展与提升,成为国内知名的行业展览会之一。

建博会上,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专业平台,经过多年发展,影响力已不仅局限于行业发展本身,更在于为全球建筑界人士提供了一次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深层交流的机遇。在国家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沈阳建博会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为发展全国建筑业和提振东北经济注入了无限活力与不竭动力。

借助展会平台,沈阳企业走向全国及国际市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东北安博会成为东北三省安防产业拓展的强力推手,填补了东北地区无专业消防展的历史空白,借助展会平台,国内外安防企业将先进技术及产品应用引入了辽宁,落地并推广应用。而东北安博会早在1999年首届展会举办时仅有200余家从业企业,创造年产值不足6亿元,今年全省包括生产商、代理商、工程商在内的从业企业已增至4000多家,年产值达59亿元。

(来源:沈阳日报,黄超/文,张文魁/摄 马凌/制图,原标题:前三季度会展产业稳步发展,头图来源于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网站,如侵删)

end

更多经贸商机信息

请小伙伴们长按二维码

关注中国贸促会官方微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