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芬是个苦命的女人,她出生在河南一个偏僻的农村,她小时候对家里的印象就是:贫困。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地方,家虽穷,可在生了她们姐妹三人之后,妈妈终于在她之后生了全家人盼望的弟弟。作为老三,她是家里最不受宠的一个。上有作为第一个孩子的姐,下有众星捧月的弟。所有的脏活累活都推到她身上。

就这样,桂芬慢慢的长大了,初中没毕业就退学在家务农,至于她学习好不好,没有人在意。到了适婚的年龄,家里给她挑选了邻村的一户人家,男人比她大了八岁,家里挑选他的原因就是,他出得起家里提出的彩礼。

嫁过去桂芬就意识到,自己憧憬的美好生活是不存在的,丈夫一大家子人,条件也不太富裕,婆婆刁钻,丈夫脾气暴躁又跛脚,好一点的人家谁会把闺女嫁进来呢?

婚后,丈夫的坏脾气完全暴露出来,对桂芬动辄的打骂,即使得知桂芬怀孕了,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软弱的桂芬咬牙忍受着这一切,希望孩子出生后就会好了,希望是个男孩,可以安抚丈夫的神精质。

更大的不幸是在孩子出生后,让桂芬失望的是个女孩,女孩也是妈妈的心头肉呀!可这个女孩和别的女孩不同,耳朵上长了个瘤,牵扯着嘴向上歪斜。婆婆看到女孩的样子,尖锐地直叫着:怪物,丈夫阴沉的脸更加阴沉了。坐月子,哪里有人管她,她万事都小心翼翼,还不时招来丈夫的拳脚。

出了月子后的一天清晨,桂芬发现女儿不见了,她疯了似的寻找,婆婆阴冷的告诉她:“我扔了,你想让她拖累一大家子人吗?”想起小时候自己受到的冷遇,看着婆婆冰冷的脸,听着丈夫不停的叫骂,让桂芬这个软弱的女人爆发了。

女人坚强起来,真的是无所畏惧的。桂芬坚决的离了婚,踏上了寻找女儿的路。她对女儿是怀着愧疚的心的,未出生就不被期盼,出生之后如果自己用心看管,怎么能让婆婆给扔掉。她走遍了附近的村镇,四处打听,可女儿就像消失了一样,杳无音信。

十年过去了,桂芬在县城安定下来,开了个小面馆,但她从没停止过寻找女儿的步伐。一年中总要出去寻找一二次。

快过年了,桂芬像每天一样早早开了门,看到门外坐着个老婆婆领着一个小女孩,老婆婆崴了脚,小女孩正给老婆婆揉着。看到这,桂芬忙帮着把老婆婆扶进店里,给老婆婆拿来了药酒。

小女孩使劲地吸着鼻子,老婆婆说:“花呀,是不是谗了,来一碗面吧,我们好久都没吃过面了。”“没有奶奶,我只是有些伤风了,不用吃面”看着懂事的小女孩,桂芬又想起不了知在何处的女儿。

“小姑娘,每天我们店第一个顾客,都会享受一折优惠,只要一元就可以吃到一碗面哟!”“真的吗”,小女孩的眼睛亮了起来。

从此以后,每天的清晨,桂芬打开门,迎接的第一个顾客就是这个小姑娘。

冬季过去了,春天来了,人们脱下厚厚的冬衣。桂芬已经和那祖孙两人很熟了。桂芬发现小花的耳朵上有个疤,就问奶奶是怎么回事,奶奶说是有个瘤,做了手术后留下的疤痕。桂芬听到这,心颤抖了一下,忙问小女孩父母的情况。奶奶说:“花是我姐姐捡来的孩子,我和老头无儿无女,姐姐就把孩子给了我们,老伴去世了,我们在外县居住,也没有亲戚了,所以就和花来姐姐这边,希望有个照应。”

桂芬眼含热泪讲述了自己的事情。老婆婆半信半疑,桂芬为让婆婆安心,带着小花去专业机构进行了检查。证明小花真的是桂芬十年未见的女儿。桂芬抱着女儿失声痛哭,每一滴泪都是这些年的辛酸。

小面馆改名字了叫“一碗面”,每天清晨的第一个客人花一元钱就可以吃到一碗面。店里有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一个勤劳的老板娘,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客人们常对老婆婆说:您有这样的女儿外孙女真是福气呀!

本文内容为故事,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