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明乳业怎么了。而光明乳业集团的总市值大约才103.96亿元,与蒙牛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与伊利更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光明乳业怎么了?曾经无限辉煌的光明乳业发布了最新的财报,看完财报后大家纷纷表示“心疼”这家本土老牌企业,还有人不禁调侃道:光明乳业还能重见光明吗?

光明乳业陷入黑暗危机,曾经的乳业“巨头”还能否重现辉煌

从光明乳业发布的财报中显示,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实际营收为155.64亿元,同比2017年下滑了5.71%;净利润为3.94亿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滑了25.53%。根据对比,这是三年来光明乳业交出最不尽人意的财报。同时,光明乳业也被蒙牛乳业和伊利乳业狠狠甩到了后面。这时候大家可能要问,光明乳业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有人分析说:光明乳业在这几年来对于市场的开发没有上心,旗下的产品竞争力不足,同时他的竞争对手正在快速巨崛起,因此对于光明乳业来说市场压力很大。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光明乳业将何去何从?

光明乳业陷入黑暗危机,曾经的乳业“巨头”还能否重现辉煌

很多上海人对于光明乳业都会有种不一样的情感,因为他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记忆。光明乳业在上海是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老牌企业,最早光明乳业“称霸”乳业市场的时候,现在的蒙牛和伊利还没有成立。光明乳业在2002年正式完成上市,在那一年光明乳业的营收为50.21亿元,创下了新高;赶超了伊利乳业40.10亿元营收的25%左右;蒙牛乳业同年的营收才16.68亿元,还没有达到光明乳业的一半多。光明乳业最辉煌的时候,在国内乳业市场中无论是产量、销售额还是市场占有率等各项数据全是第一名。

光明乳业陷入黑暗危机,曾经的乳业“巨头”还能否重现辉煌

说到光明乳业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她就是有着“乳业铁娘子”之称的王佳芬。王佳芬1992年出任光明乳业的前身也就是上海牛奶公司的总经理,上海牛奶公司和香港上实控股公司的合资便是王佳芬一手推动的,随后组建了“上海光明乳业公司”,2000年转换成为了股份公司,2002年顺利上市。正是有了王佳芬的存在,才促使光明乳业将原来的老化僵硬的老运营模式转换成为现在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企业;也正是因为她当初看准了市场抓住了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先机,才能让光明乳业冲到了乳制品行业的顶峰。对于光明乳业,王佳芬是“开国功臣”一样的存在。

光明乳业陷入黑暗危机,曾经的乳业“巨头”还能否重现辉煌

不过好景不长,从2003年开始伊利和蒙牛成为国内乳业品牌“黑马”,以非常快的速度崛起。没过几年,光明乳业就被这两家企业所赶超。2007年光明乳业内部高层人员发生变动,在乳制行业非常有经验的郭本恒接替了王佳芬的位置,成为了光明乳业的新总经理。在郭本恒担任总经理期间,光明乳业的营收从2008年的82.06亿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203.85亿元,增长速度让人惊叹。从这开始,光明乳业就虽然还没有重回第一宝座,但是却是国内乳制行业第三名的“固定选手”。

光明乳业刚刚见有转好的势头就又遇到了麻烦,2015年7月光明乳业总经理郭本恒被上海监察局通告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郭本恒出事以后,光明乳业的总经理由光明集团旗下主营物流业务的子公司—海博股份有限公司CEO朱航明担任。由于没有任何的乳业管理经验,在他接管光明乳业的三年时间里,其在没有推出过什么热门产品,各项业务均没有什么波动。

虽然光明乳业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他的竞争对手却没有像他一样。这三年时间里,光明乳业与伊利、蒙牛的差距被拉的越来越大。光明乳业2014年的营收为206.5亿元,但是这差不多只是蒙牛和伊利业绩的一半;转眼到了2017年,伊利、蒙牛的年度总营收已经分别赶超了光明乳业的三倍之多。截止到2018年11月19日,蒙牛集团的市值大概为96.27港元,伊利集团更是高达1452.7亿元。而光明乳业集团的总市值大约才103.96亿元,与蒙牛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与伊利更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光明乳业陷入黑暗危机,曾经的乳业“巨头”还能否重现辉煌

有专业食品产业分析师分析,光明乳业之所以业绩下滑的那么厉害,还是要从市场、渠道、产品等多方面找原因。光明乳业没有积极地开拓市场;渠道方面蒙牛、伊利已经打入了国内从一线到五线城市的市场渠道;再说产品,蒙牛、伊利的产品更偏多元化,而光明产品只集中在一项产品上。2019年9月份,光明乳业换了濮韶华为新的董事长,他在市场方面有一定的相关经验,希望在光明乳业未来的发展之路上,可以起到大作用。

虽然在新发布的财报中光明乳业的业绩并不如人意,但是接下来光明乳业能否重现辉煌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