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少年得志的人。例如霍去病,十七岁就被皇帝封侯拜将。还有那唐朝时候的王勃,16岁就考中了举人。不过,相对的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堪称大器晚成的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闻,但是在步入晚年的时候却一鸣惊人,创造出了奇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历史上堪称大器晚成典范的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寿命普遍都比较低,而刘邦踏上争霸天下之旅的时候已经有47岁了。这个年龄在古代几乎已经算是一位老人了,甚至可能孙子重孙都有一堆了。即使放到现在,47岁出来创业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可是刘邦他就成功了,他从一个小吏变成皇帝只花了8年。那么在47岁之前,他在干什么呢?刘邦从小就不爱干活,喜欢出去和狐朋狗友鬼混。为此,还经常被他父亲责骂,不过他依然我行我素。众所周知,刘邦十分的爱交朋友。可以说,他的前半生基本上都是和那些狐朋狗友一起度过的。跟街头混混差不多,都是啥事不干,每天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不过,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刘邦的朋友。他所结交的朋友,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例如樊哙,他原本只是一个屠夫,属于那种不入流的人物。在古代,屠夫是一种比较低贱的行业,没人愿意和屠夫打交道,生怕沾了晦气。可是刘邦却不在乎,虽然他身为当地的官吏,多少也算是有一些地位,可是他就愿意和樊哙交朋友,因为他知道樊哙不是一般人。事实证明,刘邦并没有看错,后来樊哙果然在鸿门宴中救了他一命。而且在刘邦争霸天下的过程中,樊哙当之无愧的成为他手下最勇猛的一员大将。通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刘邦后来打天下的班底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都是曾经跟着他混吃混喝的狐朋狗友。这些人都是郁郁不得志的人,一旦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个个都立下了丰功伟绩。刘邦之所以能当上皇帝,还多亏了这帮兄弟的扶持。除了刘邦,在古代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例如吴承恩,他都七十多岁了才开始写《西游记》,最后一样获得了成功。所以,想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要以年龄作为逃避的借口。想想人家姜太公,都已经八十岁了,还不是一样辅佐文王成就霸业?所以,想做什么事就赶紧去做吧,不要再拿年龄当借口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