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雪

此人在厕所打破敌军,扭转天下格局,足够青史留名却因出身被歧视

历史距离我们的时间实在是太远了,单凭史书来了解还是有一些局限的。不过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就只能结合各种史学资料来对那个热血的年代了解一些。

对三国有一点了解的应该都知道赤壁之战,这可是一场著名的战役,就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中原格局。

在小说当中,火烧赤壁这个想法是诸葛亮提出来的,而且诸葛亮还算出“东风”,给周瑜解决了最重要的问题。可以说这场战争都是靠诸葛亮来打赢的。

但是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真正决定这场比赛胜利关键的另有其人。他就是孙吴的大将——黄盖,他才是扭转天下格局的大功臣。

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带兵南征,刘备没和曹操打仗就投降逃走了。曹操拥有军队二十三万,大有统一天下的趋势。正在曹操十分得意的时候,从南方来的一位使者给他带来一封信。

这封信的大概意思就是:曹公您好,我是黄盖。孙家对我很好,况且有恩与我,我本来是不应该背叛他们的,但是天下大势所归,江东是没有能力与曹魏抗衡的,现在对峙着也是做些无用功。这个事情大家都明白,不过就是死死坚持着罢了,我想向您投诚,如果曹魏和孙吴打起来,我愿意为您马首是瞻。

看到这已经很清楚了,孙吴的大将黄盖要向曹操投降。曹操看了这封信,不是太相信信中的内容,于是他特意召见送信的这个使者问了几句话,最终相信了黄盖所说。

其实仅凭一封书信不应该就这么轻易相信黄盖投降,但是当时曹操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他本人也是有些骄傲了,所以他就认为没有人能打得过他,对手的下属向自己投诚也是很正常的。假如曹操稍微清醒一些,能够派人查一下黄盖这个人,就不会相信黄盖会投降了。

黄盖从小出身不好,还是一个孤儿,自幼尝尽世间百态,受尽苦难。但是这个人从小就很有志气,在替人干活谋生的时候还努力学习,特别擅长军事。后来孙坚起兵之后,黄盖就追随于他,替孙坚立下了很多功劳。

三国志当中描述黄盖战功赫赫,所向披靡。

黄盖在军事上很有天赋,能征善战,就连治理政事也是很有一套。他曾经做了一个地方的县长,在这里官吏黑吃黑,几乎不管政事,百姓们生活得很艰苦。黄盖到人之后,还任命了两个官吏,告诉他们只要做事正确,就算有一些小错误,黄盖也不会鞭笞他们。

这两个小官吏刚开始还尽心尽责,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就开始徇私枉法。黄盖知道之后,就宴请他们两个人喝酒吃肉,在席间突然开始发脾气,把他们两个人的做错的事情一件一件拎出来说。这两个官吏吓得发抖,赶紧低头认错。黄盖哈哈大笑,对两个人说:“我说了不会打你们的,我说话算话。”

这两个人喜出望外,正要感谢黄盖,就听见黄盖说:“将这两个人拉出去砍了”。黄盖说一不二的治理措施让百姓十分赞叹,纷纷感谢他。

曹操向南讨伐,与周瑜率领的吴军对峙在赤壁,第一次交战,曹操战败。曹操用铁索把战船都连起来,黄盖发现了这项战术的破绽,于是对周瑜说:“对面比我们人多,对峙时间太久不好。我看曹操的战舰都连起来了,可以用火烧。”

周瑜采用了黄盖的提议,并且写了一封假信件送给曹操。就是上面提到的那封信,曹操信以为真,就等待着最后一步了。当时曹操军队在北边,而吴军在南边,当时正好是冬天,冬天刮的都是西北风,这个时候放火的话烧的就是孙吴自己。所以黄盖掐准了时间,算好东南风的时间进行火攻。

在冬天利用东南风进行火攻这可不是第一次,孙吴之前就这样干过。在建安四年,孙策在江夏讨伐黄祖的时候就这样用火攻攻打黄祖。从之后张昭给朝廷的上书来看:在上风处放了一把火。

江夏位于东吴的西北方,当时也是冬天,要不是东南方,哪来的从顺风处放火的?一直生活在江南的人也是可以算准东南风什么时候吹的,黄盖应该就是根据一些征兆掐准时间的。

火烧赤壁那天,黄盖带着十几艘油船,到曹魏战舰的附近点燃油船,一时间烈火冲天。

所以说赤壁之战当中,黄盖才是大功臣。但是他这个功劳可来的不容易,他本人差点丧命,还是从厕所里救出来的。

黄盖烧了曹操的战舰之后,不小心被流矢射中落入水中。后来被清扫战场的东吴将士救上岸,但是大家都不认识他,就把他晾在厕所的板子上,凭借着旺盛的生命力,黄盖喊朋友的名字,被朋友发现,及时得到救助,黄盖才能保住一命。

在赤壁之战之后,黄盖讨伐各地,最终病逝。黄盖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因为出身低微被各种轻视。但是还好,后人们都记得他的恩惠,还给他画了画像供奉起来。

黄盖使用自己的计谋扭转了天下格局,但是因为出身问题被歧视。如果他的出身稍微好一些的话,以他的功劳,足够和名留青史的大将们一同被人供奉到武庙当中享受香火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