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路相通 让农民更富乡村更强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这是过去精河许多乡村道路的真实写照,路不好走,村里的特色产业走不出去,村子外面的人也走不进来。近些年,精河县不断完善乡村道路网络,让农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为了现实,“四好农村路”也让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

  

  眼下,在八家户农场农七队,“第一书记”黄健正带着村里特色果蔬合作社的社员们一起采摘绿色无公害示范田里的大白菜。目前村里特色果蔬种植面积500亩,每天能够采摘各类蔬菜两百至四百公斤不等,加上交通方便,把蔬菜送到精河县城的菜店只需要15分钟,带动了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

  

  县文体局驻八家户农场农七队“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黄健说:“农七队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引导农户种植绿色果蔬,同时还吸纳了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参与到绿色种植当中,达到了脱贫致富的效果。”

  八家户农场农七队的果蔬产业发展开始于2016年,这离不开当地乡村道路的完善。过去村里由于土质疏松、易灌易排,非常适合种蔬菜,但是由于村里的主干道是一条宽度只有2米左右的砂石土路,大型货车进不来,新鲜的农产品不能及时运送出去,这让村里的蔬菜种植业没法规模化发展,只能采用小面积种植。

  

  农七队职工赵永刚说到:“以前的路窄下雨都是泥巴,车辆都进不来,交通很不便利,农产品也出不去。”

  赵永刚在种了几年蔬菜之后,由于效益不怎么好,最终只能选择去外地打工。2016年春节,赵永刚回村里过节,发现村里新修了宽敞的柏油马路,这让他决定不再外出奔波。很快在村干部帮助下,赵永刚承包了70亩地,一半种蔬菜,一半搞起了旅游特色采摘园。

  

  赵永刚高兴的说:“现在路修好了加宽了,交通方便了,我们都开着车到田地里干活。路好了,来的人比较多,收益也提高了。”

  

  目前村里正在筹备冷库建设,建成后村里的蔬菜通过冷链物流,可以直接运送到全疆各地,与此同时,方便的乡村网络,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搞起了特色采摘园,发展乡村旅游。

  

  黄健说:“路通了,我们致富路子也更宽了。随着土地的整合和大型农机具的进入,大大降低了我们农产品的成本,为我们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以及农家乐,为我们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图文/郭春兰、姜廷廷、陈凯、丁海

  监审/金多 编审/田雨梅 编辑/安晓龙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1

  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 | 示范宣讲暨骨干宣讲员培训班开课啦!

  2

  博州15年免费教育新规,学生家长必看!

  3

  精河县召开“转作风 抓执行 促稳定”工作会

  4

  推荐收藏 | 三分钟视频!十九大报告“超简版”~

  5

  读懂新时代!新华社九论党的十九大精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