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什么是家风?如何传承好家风?看看丽水网友有哪些好点子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第五集的主题分别是家和孝。

家庭的最基本细胞是人,而几乎每一个家都由老人、青年和孩子组成。家里每个细胞肌体健康,家才能走得长远。这其中,家风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风是一个家庭所遵循或崇尚的风格和品质,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的传承。家风好坏,关乎家庭的兴衰荣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建设非常重视,他认为,对上,要孝老爱亲、尊老敬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下,要用重视德育,言传身教。“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家风,不仅对一个家庭很重要,还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习近平曾在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家风的建设,以良好家风为基,筑牢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的精神高墙。本期,网友们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关于家风内涵。

孝,既重赡养

也重视心灵关怀和内心愉悦

@张军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提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古典诗词,他从孝道的角度,展示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孝是以孝敬父母为本的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是人内在的品质,属于魂。中国人讲孝,既重赡养,也重视心灵关怀和内心愉悦。也就是说,孝敬父母应在既养又敬上下工夫。子女除了保障父母的衣食无忧,还应该从思想上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外出和到家,向父母打招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在外地读书或工作,经常写信或电话汇报情况,或经常回家看看,免去父母挂心等。如果有能力,还可以带他们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

良好的家风

需要每一个家庭去发扬和践行

 @ 左崇年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经播出,就圈粉无数,好评如潮。第四集《国之本在家》从家庭、家教、家风三个层次,阐述家风的重要性,给人以深刻的教育与启迪,令人深思,发人警醒,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建设的重视。良好的家风、和谐美满的家庭以及对后代的正确引导,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每一个家庭去发扬和践行。从诸多家庭腐败案来看,领导干部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只有“家风正”,才能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只有管好家人,相互影响、相互教育、相互制约,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抵制腐败。习近平表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百善孝为先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天性

@李倩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我们中国人常说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在中国的文化中,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天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尊老”发表重要讲话。“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老人,在习近平心中一直是一份沉甸甸的牵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文化,是国家的根本、民族的灵魂。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孝道依旧深入中华儿女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便是一个例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习近平从修书一份致敬老父亲,到亲手为老人送餐端饭,再到署名文章谈尊老,习总书记始终用自己的行动,从家庭、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诠释着敬老孝亲的三重境界。

文/丽水日报评论部

值班编辑/陈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