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少父母欠孩子一个道歉。如果父母能主动给孩子道歉就是是最好的榜样。

最近最火的电视剧当属《小欢喜》了。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小欢喜》直指当代家庭教育,拍得太真实了,被网友们戏称为大型认亲现场:”这不就是我妈、我爸吗?“

很庆幸,越来越多这样的影视剧,把家庭教育中爱与痛,挣扎与拧巴展示出来,让家长去反思学习,孩子也从中或多或少地理解了父母。

《小欢喜》中的三对父母都不完美,但他们却一直在努力。最让我泪目的情节是季胜利向儿子杨杨道歉。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季胜利因为表情包的事,打了儿子一巴掌,让稍微有点起色的父子关系降到冰点。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但是在酒店,当着5个孩子和6个家长的面,堂堂区长居然向儿子道歉了,还鞠了一躬。本来不怎么喜欢季胜利这个角色,天天端着个官架子,这个细节,瞬间觉得这个爸爸没那么糟。

《小欢喜》里的三个家庭的父母都有向孩子道歉的情节。

一向很刚的童文洁向儿子道歉,抱着两个孩子的画面很温馨。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就连超强控制欲的宋倩,也向女儿低头。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三位家长,放下架子,与孩子真诚沟通,相信是一家人美好的开始,这就是小欢喜。

季区长这一低头,融化了儿子心中的坚冰,也赚了不少观众的眼泪。多少父母欠孩子一个道歉。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说起道歉,可能是中国父母最不擅长的吧。

现实生活中,父母误会了孩子,情绪失控打了孩子,很少道歉。多数时候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或者拍拍孩子的肩膀:“好了好了,这事儿就过去了”。可能有的父母在打完孩子之后还会补充一句“我打你有错吗?”

有网友说:“亚洲父母是不会道歉的,他们只会说:过来吃饭了!”这就是给你台阶了。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为什么说一句‘对不起’对父母而言,那么难?

01 拉不下面子,怕丧失权威

在很多传统家长眼里,父母比孩子高一个头,天然占据道德高地。如果向孩子认错,有损自己的权威,以后孩子不会听自己的了。所以即使明知道自己错了,还是硬撑着。

02 我都是为你好,我行为错了,但出发点是好的

恨铁不成钢。很多家长也知道,自己对孩子太严格了,但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解释:我这样逼你,是希望你成长,希望你有出息。你现在不理解,长大了会懂的。多少父母以爱之名伤害孩子。

03 孩子还小不懂

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啥也不懂,一会就忘记了,没必要那么矫情。

如果家长死撑着不道歉,孩子会怎么想?

道歉就意味着承认我做了坏事,保持嘴硬或者撒个谎蒙混过关显然更明智。做错了事,伤害了别人,不用去修复,放着不管就好,时间久了他就忘了。

这显然不是家长希望看到的。

放下面子,赢得了孩子

季区长向儿子道歉,儿子用毛巾包着头,哭的肩膀一耸一耸的。是委曲终于被理解的感动。季区长因道歉失去父亲的权威吗?并没有,她在儿子的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更高大了。在场的几位家长也是对他刮目相看。

所以父母给孩子道歉,不会失去什么,反而赢得了孩子。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探索新的谈话起点的父母,远比固执、专横的父母要可爱得多。”

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这样一幕:

德善作为家里的老二,得到的关注没有姐姐和弟弟多,每次生日都蹭着姐姐一起过。她一直想要单独过一个自己的生日,可父母总推下一次。

那天,父亲为女儿德善端来了迟到的生日蛋糕,并为一直以来的偏心道歉。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小欢喜》这一幕看哭多少人:会和孩子道歉的父母才算成熟的大人

“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这句话,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泪点。德善也终于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爱,解开了心结。

道歉是一剂阿司匹林,哪怕父母当时误会了我们,伤害了我们,只要一句真诚的道歉,就足以抚平伤痛。

道歉教会了孩子什么?

01 以身作则,勇于承担错误

很多父母说:“我们家孩子就是倔。打死也不认错。”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勇于承担错误。但我们自己却从不在孩子面前认错。这样的教育其实很苍白无力。如果父母能主动给孩子道歉就是是最好的榜样。

02 会犯错的父母更真实,拉近孩子距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必要死撑着。为了维持父母的威严,让孩子面对圣人一样的父母,其实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孩子总是仰望着高高在上的父母,难以亲近。如果父母能放下身段。坦诚的给孩子道歉。孩子会感觉父母很真实,值得交心。

03 道歉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

来自家长的道歉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父母的低姿态,将孩子放在平等位置。从小被爱和尊重包围的孩子,长大后能建立良好的自尊,也变得更宽容。

坦诚的道歉让孩子知道,谁都会犯错,无需用谎言来掩盖错误。犯错了要做的是,勇于承担,想办法弥补,获得别人的原谅,改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很含蓄,不会表达爱,也不懂得表达道歉。所以道歉对父母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总感觉抹不开。

父母如何不尴尬不失真诚地道歉?

01 常练习,让道歉变得顺口

从日常的小事开始练习,让道歉变得顺口。比如不小心弄疼了孩子,忘记给孩子买他要的东西,轻松地说一句“抱歉哦,妈妈撞疼你了”。孩子往往一笑了之,更重要的是这会让道歉成为一种习惯,下次孩子做了父母不希望做的事, 他会很自然地道歉。

02 道歉四步走,真诚地道歉

父母们道歉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往往在“对不起”后面加一个“但是”。表面上是道歉,实则变成了指责。用孩子的错误来抵消一部分自己的过失。比如“我早上对你大吼大叫,但是还不是因为你太磨蹭了。”这样的道歉孩子是感受不到家长的诚意的,反而树立了甩锅的坏形象。

当父母做了伤害孩子的事时,一安要发自内心真诚地道歉。

教你四个步骤,立刻上手,走心地向孩子道歉。

第一,不找任何理由,一句发自心底的对不起

比如“对不起,妈妈一回来就朝你大吼。”这就够了,不要再加上“还不是因为你把家里弄得很乱,没做完作业,妈妈最近太累了……尽管很多时候,错误不是一个人造成的,对方可能也有责任,但良好的沟通先反省自己,其他的如果要谈,可以等孩子稍后孩子心情平复再说。

第二,运用同理心,承认自己的行为给对方造成的影响。

比如“妈妈一言不合就冲你发火,你一定很难过”;“我忘记帮你买水彩笔,你上美术课没有画笔很伤心吧”。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孩子能感觉到自己被理解了。而不是随便说句抱歉,让事情翻篇。

第三,表现出希望改进的决心

比如“妈妈很苦恼,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以后妈妈会努力改进……“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打算做哪些努力,来避免以后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妈妈爱你,不希望总是争吵,以后我会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气前先倒数10秒,或者先去房间冷静一下……”

第四,寻找弥补方式,询问如何才能获得谅解

“你现在好点了吗?你要怎样才原谅妈妈呢?”“妈妈希望你能恢复好心情,你怎样才能忘掉这件事呢?“这时孩子其实早就消气了,笑笑就过了,也可能会提一些简单的要求,比如下次发火前先听他解释等等。

如果实在开不了口,也可以通过写信、发短信、写小纸条等方式传达你的歉意。效果是一样的,而且可以避免尴尬,有时还有奇效。

亲子间相处,不要吝啬说我爱你,也要大方说对不起。向孩子道歉不羞耻,反而是勇气的表现。孩子在你的道歉中,学会了勇气、担当,如何重新赢得他人的感情,在往后的人生中学会成熟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就像《请回答1988》里说的,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余生请多多指教。没有人生来就是好父母,真正的好父母是永不放弃成长。

部分内容参考:《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美]苏珊•施蒂费尔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