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谁的脚啊,这臭味儿真是绝了

关于这个多态世界,如果你也时刻充满好奇,

欢迎关注他们来寻找答案。

密闭空间里的脚臭味,是每个经过集体宿舍生活熏陶的中国人,内心深处共同拥有的恐惧和记忆。

在公共场合,不管是公交车还是飞机上,随时有可能有人脱下鞋子用气味教你做人。

2018年7月,南京宜家,时常有顾客脱了鞋躺在沙发和床上休息 / 视觉中国

为什么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脚臭的人?这些人拥有怎么样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为什么香港脚永远都治不好?

五个人里就有一个

我们熟知的那种标志性的脚臭味道来自于足部的真菌感染,也就是所谓的“足癣”,俗名也叫“香港脚”,与缺乏维生素导致的“脚气病”并不相同。

苏轼曾经在《仇池笔记》中记载过一则“太尉足香”,宋朝的太监高官李宪的脚很臭,但是各路文臣武将为了巴结他,都争着为他洗脚,还要捧着他的脚闻上一番,然后赞叹“太尉的脚好香啊!”这则故事,就这样成了“捧臭脚”的渊源。

2012年,河南中原大佛景区,有人在“抱佛脚”。比起各路“佛脚”,李太尉的脚根本不算受欢迎 / 视觉中国

2012年的全球流行病学报告估计,全球有15%的人患有足癣的问题,而且70%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将会得上这个病。

而国内各地区的调查显示,我们的足癣患病率比全球水平显著要高。2002年香港的皮肤科联合调查显示,20.4%的人患有足癣问题;2010年,上海某社区的问卷调查中,有约26%的人承认曾经患过足癣。

这样算下来,每个人身边都有香港脚患者,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足癣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有些只涉及脱屑、皮肤增厚,并不会瘙痒、糜烂,所以常常被人忽略。有统计认为,这种隐性足癣的比例可以占到51%以上。

2004年4月26日,北京。用“脚气”表示足癣的错误说法一直被广泛使用 / 视觉中国

香港学者陈君葆曾在1944年的日记里这样提到了香港脚这一俗称:“上海人称之为香港脚,香港人称之为‘星家坡(新加坡)脚’,星洲人(新加坡人)却称之为曼尼剌(马来首都曼尼拉)脚。”

虽然这些命名法有踢皮球之嫌,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大家对足癣的发病趋势还是达成了共识的: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的地方,就越是重灾区。2013年,有学者调查了4个不同驻地海军官兵的足癣发病率,其中在炎热的三亚,患病率几乎是北京、大连、宁波三地的1.5倍。

2017年8月,浙江舟山一名电焊工的脚。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高强度工作,加上鞋子不透气,使得工人们成了足部真菌感染的靶子 / 视觉中国

作为一种真菌感染疾病,高温和潮湿环境都是足癣的利好消息。因此,经常在高温下作业、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常常是足癣的受害者。2009年~2010年,天津市交警的足部真菌感染率达到了32%;2017年,江苏省某医院分析了足癣病人的信息后发现,工人和农民是最常见的职业,占据了所有病人的67%。

个人卫生习惯与足癣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调查显示,许多人的卫生习惯并不乐观。2011年郑州某大学的调查发现,有12%的大学生连每天洗脚都做不到,而每天洗脚的人中,62%的人只会匆匆一洗,平均花费时间只有两分钟。

另外,鞋袜的透气性也与足癣的发生有关。2015年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两款鞋子对足癣的预防能力。某舟桥部队官兵在穿透气轻便的作训鞋进行训练时,足癣的感染率是10.8%,而穿便宜的胶质解放鞋时,感染率是29%。

艰苦的宿舍条件和紧凑的时间表,让很多学生洗头都只能就着水龙头匆匆冲一下,哪里顾得上脚呢 / 视觉中国

出于种种原因,青中年男性成为了臭脚的主力军。另外,肥胖人士、爱出脚汗、以及糖尿病患者都是足癣的易感人群。近半个世纪以来,足癣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病率都保有增长的趋势,原因便很可能是城市化导致的工作时间的延长、体育运动的增加以及肥胖率的增长。

集体生活的噩梦

为什么身边总有香港脚的人?除了发病率本身就高之外,中国的集体生活也能解释这个现象。以在校大学生为例,2010年云南某大学的调查发现,在校生患香港脚的比例达到了11%以上,如果四人一间宿舍的话,平均每两个宿舍里就会有一位臭脚丫子。

广州某大学密集的宿舍,根据上面的比例算算看,图中到底有多少臭脚丫子? / 视觉中国

近年来,中国每年新招收的本专科、研究生人数约有一千万人;而据2012年的《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光是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里,就有三千多万住校生;现役人数200万;这还不算住公司宿舍的、群租房的……2011年郑州某大学的调查发现,有17.5%的学生承认会乱穿别人的鞋子。由于集体生活场所卫生条件往往较差,因此更容易导致真菌的传播。

上述的云南省在校生调查也发现,患者的脚部经常可以分离出4~6种不同的菌株,说明学生们多为混合性感染,很有可能与集体生活公用浴室、经常光脚或是共用拖鞋有关,从而导致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2017年5月,北京一处群租房。这样拥挤的环境成了各类足癣的温床 / 视觉中国

集体生活不仅让感染率升高、真菌品种变复杂,重要的一点是,它还会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的社交及心理状况。要知道,在各种分享睡眠空间的宿舍生活中,香港脚患者是无处可躲的。

第二军医大学的学者在国内6个大城市对数百名足癣患者进行了调查访问。半数以上的被访者的瘙痒程度比较严重,通常每周至少三个晚上、会因为瘙痒而醒来两次以上。

尽管只有不到一成的患者认为自己的脚臭问题算得上“严重”,但依然有接近九成的患者表示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受创,如常感心情烦躁、消沉、不喜欢社交;接近八成的患者认为足癣的毛病对他们的工作和社交活动有不良的影响,如限制职业选择,影响交友、恋爱等。

2014年2月16日,重庆市,80后心理咨询师当修脚工,治脚病又治心病,而后者对脚病患者可能更重要 / 视觉中国

这些患者的平均病史长达66个月(5.5年),漫长的病程已经让他们身心俱疲。然而, 绝大多数患者表示他们基本上连医生的同情都无法得到,更不要说来自周围普通人的心理支持了。

由于杀伤力太大,公共场合的脱鞋事件常可以升级闹上社会版新闻。不久前,就有滴滴司机因为拍摄女乘客脱鞋翘脚的视频而被注销账号。在公共场合脱鞋常被视作缺德、没素质的表现,但按理说袜子本该比鞋子干净,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也许就是由香港脚塑造的。

日本人有进屋脱鞋的习惯,吃饭的时候也是,大概只有足癣率低的民族才会有这种传统吧 / 视觉中国

而在足癣患病率较低的日韩两国,则存在着到处脱鞋的习惯。2011年日本的皮肤科调查发现,足癣患病率大约是6.4%;而纬度更高、气候更加干爽的韩国患病率更低,韩国人足癣的发病率还不足中国的四分之一。

不可能的任务

周围有足癣患者的朋友都知道,想让人把香港脚的毛病治好,比登天还难。大部分患者在意识到自己有香港脚后不会选择去医院就诊,而是自行进行诊疗。在许多人心急乱投医的心态下,各种偏方、产品百花齐放。可惜的是,这些所谓的臭脚克星,大多数都是骗钱的。

2004年11月20日,安徽,一名招牌上标有“家传秘方,包治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游医正在给一名妇女治病 / 视觉中国

根据2017年版中国医学会的《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唯一推荐的药物就只有抗真菌药,其余只能靠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足部干燥来辅助。而市面上的各种 “纯天然”药膏,抗真菌效果自然是无法和正规的抗真菌药相比的;而大众喜爱的各种泡脚汤剂还不如肥皂;与其买各种噱头的高价抗菌袜子,不如购买质地较好的棉袜,多加更换。

当然,卖药膏、卖各种抗菌袜子的小贩在庞大而混乱的香港脚市场中,只能算是一些杂牌军。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熟便利的时代,国内白纸黑字出版的医学杂志上,也经常煞有介事地介绍各种治疗香港脚的妙招,从苦丁茶、海棠凝胶到艾烟熏,万物皆可取材。

2018年7月5日,成都,一家涉嫌超范围经营以及虚假宣传的修脚房 / 视觉中国

国内有数据显示,足癣的复发率高达50~80%,除了错误的治疗手段外,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真菌感染的治疗本来就很难。

最安全的治疗是外用抗真菌药物,但抗真菌药动辄需要连续使用1个月以上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这是大部分人没办法坚持的。

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在全国9家知名医院进行了足癣患者的治疗现状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们接受治疗的目的在于止痒而非根除真菌感染。在涂抹外用药物时,只要瘙痒或者皮疹消失,他们就会立刻停药。绝大多数患者外用药物的最长持续时间是两周,有55%的患者甚至坚持不到1周。

“鱼疗”在国外本是足部SPA,但到了中国就变成了治“脚气”的妙方。很多人宁可相信这些鱼可以把“脚气”吃掉,也不愿意正规用药 / 视觉中国

疗程明显不足、动辄停药,这很可能是足癣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第二军医大学的调查发现,足癣患者平均每年复发4次,每次会持续一个月左右。顽固、严重足癣患者,是有必要服用口服抗真菌药物的,但由于观念问题,仅有7%的患者愿意接受口服药物治疗。在足癣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也只有9.3%的患者会去消毒鞋子。

另外,36%以上的足癣患者会伴发甲真菌病(也就是俗称的灰指甲),后者的感染更难根除、治疗更容易失败,疗程可能会持续3~12个月,而且花费更加昂贵。合并感染的情形下斩草很难除根,因此真菌会忠心耿耿地留在那里,永远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说了那么久,尽管治疗难度大,但足癣总归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要有决心,一般人想要根治香港脚还是没问题的。但是,2012年上海市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足癣是不可能根除的。

“我就臭了,你拿我怎么着?” / 视觉中国

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患上足癣后,有四分之一的人压根就不会寻求手段来治疗。很多人首先就已经理直气壮地把足癣当成了不可能治好的绝症,于是便理直气壮地臭下去。

在林语堂的散文《再谈螺丝钉》中,角色柳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以前我有过‘香港脚’足趾痒得难过,晚上倒一盆热水烫脚丫,此中乐境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惜现在脚病也好了,有时想再享这种艳福而不可得之矣。”也许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的香港脚永远都治不好吧。

小程序支持用户创建自己的投票啦!

你可以用投票和朋友讨论时事热点、娱乐花边,了解身边朋友的想法。快去玩玩吧(别忘了分享到微信群!)

参考资料:

[1]Bell-Syer, SE, et al. Oral treatments for fungal infections of the skin of the foot.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17 October 2012, 10: CD003584. PMID 23076898. doi:10.1002/14651858.CD003584

[2]HJ Yoon, et al. Prevalence of fungal infections using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 from 2009-2013, South Korea. Epidemiol Health. 2014; 36: e2014017.

[3]M Ilkit, M Durdu. Tinea pedis: The etiology and global epidemiology of a common fungal infection. 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 Volume 41, 2015 - Issue 3

[4]Masutaka FURUE, et al. Prevalence of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in Japan: A nationwide, cross‐sectional, seasonal, multicenter, hospital‐based study.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Volume38, Issue4. April 2011. Pages 310-320

[5]Cheng S,  Chong L. A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tinea pedis and onychomycosis in Hong Kong. Chin Med J (Engl). 2002 Jun;115(6):860-5.

[6]Dimitris Rigopoulos, et al. Onychomycosis: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2018-05-14

[7]M Ilkit, et al. Epidemiology of Tinea Pedis and Toenail Tinea Unguium in Worshippers in the Mosques in Adana, Turkey.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Volume32, Issue9 September 2005 Pages 698-704

[8]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2017修订版).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7年06期

[9]歌路营. 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 2015-01-27

[10]教育部. 中国教育概况——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2016-12-19

[11]王真, 王晶晶. 在校大学生足部保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全科护理. 2011年8月第9卷第8期上旬版

[12]杨言通, 等. 大学生足部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年 9月第 31卷第 9期

[13]李海燕, 等. 手足癣 214 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年 11 月第 42 卷第 11 期

[14]周华, 严鸿兴. 上海市某社区居民手足癣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第4期

[15]刘启方. 不同驻地海军官兵足癣近3年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6年4月 第11卷 第2期

[16]王敏, 等. 在校大学生足部真菌带菌情况及菌种分布的调查. 大理学院学报.  2013年09期

[17]高晖, 等. 天津市交通警察足部甲真菌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天津医药. 2014年10月第42卷第10期

[18]付春江. 穿着 ZB99 式作训鞋与 87 式解放鞋足部真菌感染率对比.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 2015 年 2 月 第 33 卷 第 1 期

[19]徐楠, 温海. 足癣复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年 第3期

[20]刘一波. 门诊就诊者足部真菌病调查.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年第03期

内容已获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查看“浪潮工作室”更多文章

厦门,一座假的文青胜地

不领养,就别随便喂流浪猫

同学会,没有感情都是套路

有趣的世界是多样的。他们 只是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另一种看世界的态度。

戳下方公众号入口并关注“浪潮工作室”,即刻获取新鲜优质的知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