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潜伏期达2周!麻疹病期症状、预防方法懒人包

今年上半年日本麻疹疫严重,近期德国麻疹的侵袭更持续上升,近6周病例数每周超过百例,今年以来累计破千例,是去年总病例数的14倍,超过6成病例集中在关东地区,尤其以国人最常去的东京最多,疾管署25日示警,紧急调升日本的德国麻疹旅游疫情建议等级为第二级警示(Alert),提醒国人小心防范,孕妇更应特别注意。

德国麻疹,急性病毒传染力高

德国麻疹又称为“风疹”,是一种急性病毒高传染疾病,会出现轻度发烧、疲倦、鼻咽炎、耳后淋巴结明显肿大,并伴随全身性不规则丘疹,与麻疹或猩红热发疹相似,疹子约维持3天,病征温和。

疾管署指出,国内95%以上民众曾感染或已接种过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MR),一般人感染后大多症状轻微。但孕妇若感染则可能有严重后果,怀孕前期感染可能造成死产、自然流产,胎儿可能发生耳聋、青光眼、白内障、小脑症、智能不足及心脏病等先天性德国麻疹症候群,甚至死亡。

今年初台湾麻疹疫情不容小觑,除了台湾虎航小规模群聚感染,林口长庚医院也爆发院内感染,全台追踪接触者高达5103人,疫情是近9年同期新高。

综合媒体报导,台日麻疹疫情起源于一名30多岁台籍男子赴泰国感染麻疹,返国后出现发烧症状,在还没出疹、但已有传染力的情形下,搭乘台湾虎航班机到冲绳,造成机上2名空服员、及冲绳67人确诊感染。境外移入个案常是造成本土群聚感染的原因,一名从澳门返国的旅客,因疑似症状到林口长庚医院就医,也造成一名护理人员及一名就医民众感染。

麻疹传染途径、传播方式

麻疹是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我国将麻疹列为第二类传染病,是一种急性、且传染力强的病毒性疾病,一个患者可以传染给10余人,目前并没有药物可治疗。在疫苗尚未使用前,超过99%的人都会被感染,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逃麻疹侵袭。

麻疹传染力极高,可经由空气、飞沫传播,或是直接接触病人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感染,距离病患1至2米内皆为飞沫传染范围,病毒可在空气中停留2小时,只要走过,就可能被感染。出疹的前后4天内皆具有传染力,因此有疑似症状者应配戴口罩、实施自我隔离,并通知所在地卫生所协助安排就医。特别建议在麻疹的检验报告尚未出来前或在出疹前后4天内,病患要采隔离措施,以避免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人。

麻疹潜伏期:以出疹日为计算基准,自感染至出疹约7-18天。

麻疹症状有什么?

常见症状有:发烧、出疹、鼻炎、结膜炎、咳嗽,以及发烧3至4天后口腔内出现斑点(柯式斑点),较严重者会并发中耳炎、肺炎或脑炎。

大部分人感染麻疹,若没有并发症,2至3周可痊愈,疹子短暂留下色素沉淀,不致危险。但有约千分之一机率,会有严重并发症,包含肺炎与脑炎。感染麻疹后,约有1、2年时间身体的抵抗力会变差,也比较可能感染其他疾病。

麻疹发病症状:

前驱症状:发高烧、鼻炎、结膜炎、咳嗽和在发烧3-4天后口腔下臼齿对面内颊侧黏膜上出现柯氏斑点(Koplik spots)。

红疹:

前驱症状3-4天柯氏斑点出现后,会继续发烧,并且再过24-48小时后典型的斑丘疹出现于耳后,再扩散至整个脸面,然后慢慢向下移至躯干第2天和四肢第3天,皮疹在3-4天的时间内会覆盖全身,并持续4-7天;病人出疹时病情最严重,且发烧至最高温;

皮疹出现3-4天后,热度与皮疹即开始消退,皮疹退了以后,会出现鳞屑性脱皮及留下褐色沉着。约5~10%之患者因细菌或病毒重复感染而产生并发症,并发症包括中耳炎、肺炎与脑炎。如何预防麻疹?该打疫苗吗?

所有不曾得过麻疹,或不曾接种麻疹疫苗者,都可能感染麻疹,通常得过麻疹者具终身免疫力;另外,婴儿自母体得来的抗体只能持续6至9个月。

疾管署副署长庄人祥于报导中说明,1976年前台湾麻疹曾一度大流行,因此40岁以上的民众大多都有抗体,20岁以下的年轻族群第二剂MMR疫苗接种率已超过97%、保护力还够,反观20至40岁的民众因疫苗保护力减弱,感染风险最高。

打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好方法,建议满1岁时及满5岁进入小学前各接种一剂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MR),其余民众也可自费接种麻疹疫苗。根据疾管署资料,国内这波麻疹疫情目前没有重症或死亡个案,绝大多数都是轻症,唯一一名患者并发肺炎,也已康复出院。市面上的自费MMR疫苗还有4万剂、公费MMR疫苗也有几千剂可供调度,民众不用恐慌。

林口长庚儿童感染科主任陈志荣也于报导中提醒,麻疹疫苗防护力在打完疫苗后会逐年降低,现年36岁以下者,若常出国,应评估施打疫苗;37岁以上者较不需担心,尤其47岁以上者,过去都有自然感染,可终身免疫。1岁以下完全没有抗体,应避免出国。

近年研究显示,麻疹疫苗有效期约15年,不确定是否曾感染麻疹,或曾接种疫苗,担心抗体减少、消失者,若需前往流行地区,可先就医评估接种需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