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修,闻是听法,思是思考,修是在自己的身语意上实践。说实践可能不够准确,实际情况是跟自己根深蒂固的各种习惯开战。”——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当一群初次接触佛学的“小白”,带着疑惑迷茫,满心好奇地走近原以为神秘的新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在人生中初次听闻佛学的12堂课中,他们有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解决自己的问题呢? 

文:节选整理自菩提洲在线佛学课程部分学员学习体会

H同学:

在基础班学习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的心“理顺”了,很多以往纠结的问题,迎刃而解。

佛学的智慧让我慢慢懂得,对于短暂的人生而言,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用在哪里。

我是一个两岁宝宝的妈妈,学佛不仅让我更轻松快乐地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言传身教”能把正知正见一点一滴融入宝宝的心中,让她渐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智慧快乐的人!

L同学:

为什么会接触到佛学呢?我想是因为佛陀慈悲不想让我在苦海中继续挣扎,遂借因缘让我得以改变。

这个世界太苦了,一个女孩在她已有的经历和认知范围内都找寻不到解脱的办法,甚至快乐不起来。但佛学做到了。

这次和以往的感受都是不同的。虽然一个月的学习对于我这样一个刚接触佛学的人来说,陌生且费解,但是,我第一次知道了,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内心,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佛学引导这颗心,不让它在世俗生活中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而潮起潮落,越来越喜悦地活在当下。

M同学:

接触佛学两年多,却没有系统学习的机会,整日只会念诵心咒和佛号。曾以为自己会是个永远的“门外人”,直到接触了“菩提洲”。

基础班课程给我感触很深,第二课听完,我就问自己,为什么没早点来?

12次课了,姑且不说学到了什么,听课本身就是清凉就是享受。法师讲得特别好,发音清晰,语速匀称,语调温和,太适合学习不过了。

作为初学者,我不敢说有多么深刻的感受,最大的收获是佛学让我找到了归宿,让我重新认识了世界,让我用另一个标准衡量事物。

因为对事物的看法改变了,不再像以前一样执着,立即就收获了轻松和快乐。

Z同学:

初读希阿荣博堪布的著作是在前一年的病中,《生命这出戏》《次第花开》,阅读时总觉得那柔和却透着慈悲力量的话,就是对自己说的。

孩子看到堪布的相片说:“妈妈,我有种想流眼泪的感觉,很温暖。”我说:“妈妈也是。”

身为在家人,总有各种忙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家务事,但每周两次的课让我觉得是在喝静心茶。

12堂课的闻思,没想过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就在今天傍晚看着排得满满的工作计划和加班安排,刚想发飙抱怨,突然想到是不是要收一下嗔心,喝杯茶去呢?  顿时释然。

A同学:

希阿荣博堪布在讲到母亲时饱含深情,讲到藏区人民冬天亲友聚在一起载歌载舞,触动到了我。

长久以来,我对亲情很冷漠。堪布对亲情如此重视,我一个凡夫怎可不知亲恩。这些日子来,我主动关心爸爸、妈妈、阿姨、舅舅、表姐等,总想着能为这些关心我、爱护我的亲人们做些什么。

人生短暂,光阴似箭,所以要珍惜每一个身边的人。

Y同学:

通过12节的基础课,感受颇深,经常有一种感觉:哦,原来我又误会了这个佛学概念。

比如我常常毫无体系、杂乱无章地思维法义,答疑环节时问了法师一个问题:“我总是胡思乱想怎么办?”法师答:“现在人的烦恼还不多么,怎么还需要多想呢?”

啊,我真的心结一下打开了,我怎么就没这么想过。

C同学:

跟着课程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心里说不出的感激,很感恩自己能遇到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好的课程闻思修。

和妈妈一起信佛有很多年了,一直没有系统次第地学习。曾经一直很困惑,到底什么是正知正念,到底要怎样次第闻思修行。终于在18年9月,开始真正学习佛学。

很惭愧自己有时候会落课,也会发愿补听,短短的12 堂课里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在初入佛门的时候踏踏实实地学习到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修行方法。

感恩爱笑的希阿荣博堪布,感恩法王如意宝,感恩一切诸佛菩萨,在觉悟真理的道路上有您们相伴,我不会孤单。

——节选自菩提洲网站微信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