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信息中心记者 郑伊琇、吴宜静报导

主妇联盟是台湾资深的环保团体,早在二三十年前,主妇联盟在街头运动中就提出了一句口号:「要孩子!不要核子!」,这句口号不但确切有力,也彰显了环境问题的母性观点。 「女性会看得比较长远,她们会考虑到其他人、会关注到下一代。」主妇联盟副执行长吴心萍提出了观察:「我觉得女性的行动力很强。」吴心萍引据一项调查:男性比较相信可以透过科技解决问题,他们在乎的是当下解决的效益;而女性则认为行为可以改变一切。 「不过,在我们从事环保工作中,这两股力量我们都需要。」

绿色的力量:女性力量投入环境议题有甘有苦

「以前我们的前辈们上街头倡议环保曾遭受群众质疑,认为女性不该抛头露面上街头。当时的场景是街头,是处在于一种群众压力的气氛下,而现在则转换到网路,风气似乎转变成一种不负责任的辱骂。」不管是街头还是网路,原想跟群众沟通的事,因为少数具有性别偏见的群众而显得沟通困难。吴心萍觉得最是遗憾。

但她认为,女性的行为特色就是「先去做了再说。用婆婆妈妈的人脉去做。」依吴心萍的观察,女性特别愿意从小事先开始,女性在特质上也比较愿意去传播讯息,当小事累积起来后,慢慢地就能影响整个社区。她认为,在能源议题上也有所著墨。举例来说,目前推绿电合作社参与成员与创办人都是女性;公民电厂媒合平台「阳光伏特家」、「一人一千瓦」的创办人都是女性。 「女性实践力是很强的。」她说。

推公民电厂和无痛节电,实践能源转型

「我们传统能源的型态,本来就是建立在少数人的牺牲上,在寻求能源转型时,就要顾虑到这些人的权益与立场,希望人人都可以被关注、被公平对待。」推动节电与公民电厂,是目前最不牺牲他人权益的电力政策。

「公民电厂都是采小型方案,如果案场变大,资金募集不易,反而会影响成功机率。」目前台湾的公民电厂以太阳能板为主,一片太阳能板成本大约2万,一个屋顶盖下来约需花费百万元,平均使用寿命约20年以上,9至11年可以透过卖电回收成本。因此,20年平均的IRR报酬率有5-7%,吴心萍向大家介绍了一门财富与环境健康兼得的投资:「绿电收益完全打败定存。大家不妨从投资的角度开始介入,接触久了,慢慢也能影响投资者对环境议题产生共识。」

吴心萍分享在社区推动节能和公民电厂的心得(摄影:吴宜静)

吴心萍推动节能与公民电厂是以在地为目标,长时间陪伴社区,为居民讲述生活节能:用电锅做节能料理,善做冰箱管理,减少食物浪费。以各种有趣的方式宣导节电观念,最后更利用机会推广公民电厂。

谈到「节能」,难免可能触动某些人的敏感神经,认为她们是一群环保魔人,想要鼓励大家回去过原始人生活。吴心萍笑着说:「节能减碳的重点不在于用不用电,而是要适切、有效地用电。」在亚热带的台湾,夏天不开冷气,岂不影响工作效率,得不偿失。但是,只要人人将空调调高一度,再配合风扇循环,室温依然舒适,但省下的电力却可以非常可观。吴心萍特别指出,24小时插电的热水瓶就是一个高耗能的电器,「因为台湾需要立即喝热水的人并不多,但高耗能的电热水瓶,却是家家户户常见却耗去了可观电量的家电,一般人却不知情。只要了解这一点,然后去调整生活习惯,『无痛节电』就不像你感觉地那么可怕了。

「大约10-20坪就可以成为一个案场,太阳能板架设离地3-4公尺,板子下面可晾衣服、为顶楼遮阳,没有噪音,屋顶维修不受影响。」目前主妇联盟投资的两座公民电厂,已累积发电一万多度,或许数量很少,但如果全民都参与此事,那就是积沙成塔。所以吴心萍目前更积极想往阳光充沛的中南部突破。

主妇联盟的办公室透过植栽帮助室内隔热,进而达到节能的效果(摄影:吴宜静)

误打误撞投入环境工程,点点滴滴激发使命感

「谈食安问题。从早期我们开始发现炸的食物不安全,到现在的塑胶微粒问题严重伤害生态,大家却因视觉上未立即看到食物链的影响,至今还没意识到塑胶对我们的危害。」读环境工程的吴心萍忧心地说。我们现在学的,是下一代会面临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这代就已经遇上问题了。」说起选读环境工程,当时也是误打误撞。 「这是一般人都感到很陌生的科系。我的邻居还曾以为是要报考清洁队员,做资源回收的。」但慢慢地,她发现这个科系很特别,念久了会让人产生一种使命感,对环境的自我责任。 「它让人知道,人类的一个微小行为将会对万物造成深远影响。」

吴心萍开始了循循善诱的环保导师任务,「很多改变都是从接地气开始。从社区环境到政策连结,过程中与民众的生活是绵密相依的。」她曾在木栅明兴里开设了为期一年的能源课程,到八月溽暑时,有一次里长开口说:「大家多来上课,共用一台冷气就好,省掉家里开冷气的电费。」吴心萍惊讶地发现,里长已经因地制宜地应用了COOLSHARE「空调共用」的共享概念,甚至还加码告诉里民:「每人缴40元,一起吃中餐,连煮饭的能源都省下了,节能又借此享受邻里相聚的乐趣。」

「COOLSHARE」这个概念孕育于日本311大震灾后的一场研讨会。提出这概念的倡议者是堀内正弘,最初只是希望帮助震后的日本民众度过危机。出乎意料地,这项空调的「共用运动」涵盖了「在地经营」和「社区营造」的理念,让节能减碳又再兼具社区发展意识,一兼二顾,功效加乘。主妇联盟在社区的实作经验,无论是遭遇过的困难或是意外的良效,都是她们在政策意见上提供给政府施政白皮书的养分。

「用爱发电」展现女性力量

「用爱发电给我看啊!」这是常受到的质疑,吴心萍还是耐着性子笑笑地说:「唉!这是文学字眼嘛,爱当然不能发电。」其背后的意思是希望在能源转型时,我们不只考虑燃料的转换,更要顾及到社会诸多层面,像是那些曾被牺牲掉的人、曾被牺牲掉的环境与生态。现在有很多志工用他子女的名义,跟我们一起投资公民电厂、买太阳能板。

「如果在孩子出生时,母亲给他的弥月礼或周岁礼,是认购公民电厂的太阳能板,此后二十年间每月净收的售电收入,累积下来用来支付孩子的大学学费,这难道不是「用爱发电」?如果推广到社区,社区投资发电的收入作为老人共餐基金,这不就是『用爱发电』的表现吗? 」绿电效益不只停留在发电而已,借此而发酵的诸多公共议题,意义更大。

「我最苦口婆心要忠告的是请大家不要使用24小时运作的开饮机。」吴心萍跟所有的婆婆妈妈一样,不因事小而不为,节能环保小动作,点点滴滴不厌其烦地做。她希望,节能成果,终能聚沙成塔;环保有成,必能还给地球一个干净的面容。

主妇联盟还与其他环保团体联合组成「能源转型监督联盟」,充分发挥环保团体彼此合作的特质,集结人微势单的各地环保团体,组成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就像是小兵们随时可以转换阵列,组成一个精锐的战队。联盟的形式,不但能共享能源政策研究资料,透过全国性组织的名义,也有能量和政府开展开对话。主妇联盟柔软且坚毅的环保女力,还在步步壮大中。

「惜食运动」也是主妇联盟近年重要的工作(摄影:吴宜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