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骑行技术打磨到一定程度之后,“骑行三角”这个话题总是摩友们避不开的一个热点。街车的舒适、仿赛的战斗、巡航的个性......根据不同的需求都会延伸出不一样的坐姿。

但今天贱贱要说的不是这些俗套的内容,而是要跟各位机械粉儿们聊几种“教科书”式的“标准坐姿”。

1盘坐莲花式

可能是被CVT结构释放的双脚,很多踏板骑士在骑行过程中总是对无处安放的脚丫子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

或许是生活的重担压抑了太久,亦或者是狭小的踏板让膝盖感到局促,将小腿上扬,再加上些微的抖动,享受着拂面的微风,人生在世好不快活。

这种坐姿并不具有太大的局限性。不管是用来拉货送餐的拼装小车,还是意大利纯正血统的格调座驾;不管是普通市井群众,还是贵为SuperHero的双刀死侍,都被这种惬意的坐姿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更有大隐隐于市的“绝顶”高人,凭借自己高深的修行将钢铁机器打造成仙家坐骑,体会轮回的奥秘......

奇葩指数:★★★

危险指数:★★★

这种坐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快速反应,极容易引起手忙脚乱导致摔车。在骑行过程中如果遇到腿部酸痛,应及时寻找安全地带停车休息,活动腿部关节肌肉。或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小幅度运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

2张果老骑驴式

不知有多少机械粉儿看过华仔的经典机车电影《天若有情》,其中一个镜头让贱贱印象深刻:华仔野外保下JOJO并把犯罪车辆烧掉之后,让JOJO坐上自己的摩托后座,而JOJO刚上车时所采用了侧坐的方式,被华仔捏着脚给掰了回来。

▲《天若有情》海报

相信这种方式大家也曾见过不少。在很多年前是女知青们标准的后座坐法,不管是在28自行车还是CG125上,这么坐的一定都是整条街最艳丽的风景线。而且直到今天还有很多青春偶像剧的女主倍为推崇这种坐姿。

或许是因为女同志穿着裙子不方便将腿跨开,但是这种张果老骑驴式的方法,确定要比跨坐更安全吗?

奇葩指数:★★★★

危险指数:★★★★

在车辆较快的过弯时,由于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这种方式很容易失去重心侧翻出去,对人体造成伤害。

3悠哉观影式

选择骑车出行除了为了更便捷更灵活的通勤之外,更多的是享受骑行时那种惬意、放松、自由的过程,整个人处在自然当中,微风拂过,悠闲无比。但有部分人可能日常压力过大,很难找到放松的时刻,于是就在这短短的路程中抓紧享受。

腰胯前伸,上身后仰,利用宽大的坐垫支撑起生活的重担,一个移动沙发瞬间换装完毕。如果再加上一个后尾箱当做枕头,那就无比完美了。

其实贱贱很不理解,这个姿势骑车,真的很舒服吗?还没有屁股宽的坐垫加上倔强抬起的脖子,只能说您有一条好脊椎。

奇葩指数:★★★★★

危险指数:★★★★★

作为道路参与者,要以严谨的态度上路驾驶,当遇到需要紧急制动时,这种状态的驾驶员完全无法反应过来。就算车的制动力超群停下来了,没有足够摩擦力和支撑力的人员也会跟着惯性继续前进,遭殃的不是膝盖骨,就是小鸡鸡了~

4贪吃蛇式

阿三的开挂阅兵式已经成为上古段子了,除了调侃几句印度军队超强的装载能力之外,也不得不肯定其观赏性和技术难度。但是不管阿三的阅兵多么奇葩,也是人家经过多少次辛苦的训练用来展示实力的。

但是在路上很多人却把个例当典型,纷纷在路上玩起杂耍,挑战着车辆装载极限和自己的驾驶技能,外加警察蜀黍的忍耐力。

往往在这些车上会排起长龙,油箱上、货架上、尾箱上,只要能坐的地方全部挤满。前边的人可以是你的扶手,后边的就变成了靠背。一个两人的车摇身一变足以媲美中巴。

不仅仅局限于人的数量,这个贪吃蛇的首尾两端也可以是狗、是牛、是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没准在将来连中间骑车的那位是不是人也说不定呢。

奇葩指数:★★★★★

危险指数:★★★★★★★★

超载一直是一个很严峻的话题,它不仅压榨了车辆的使用性能,而且一旦出事故,就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人受伤这么简单了。除了摔倒造成的直接伤害外,大量人互相挤压、踩踏等造成的二次事故也很严重。

5袋鼠看娃式

最后一个提到的,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那就是让小朋友站/坐在胸前就上路行驶。

先不说这种行为是否符合道路安全法规,就说一个岁数尚小的小朋友,您真的信任仅凭他的双手就能将自己安全的固定在车上不出意外吗?

有一些安全意识较强的用绳子将小朋友固定在自己的身上,甚至还发展出了下图这种“安全带”的产业。

根据道交法的规定,驾驶摩托车禁止搭载未满12周岁以下的儿童行驶;轻便摩托车禁止载人行驶。不管是小排量的踏板车型,还是电动车新规收纳的电动轻便摩托车,都不得在道路上载人。

奇葩指数:★★

危险指数:★★★★★★★★★★★★★★★★★★★★★★★★★★★★★★★★★★★

小朋友尚未培养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但作为家长难道没有吗?作为祖国的未来,将他们置身在如此危险的处境之下,孩子真的是亲生的吗?

对于很多热衷跑山和赛道的娱乐型骑士们来说,上边提到的这些坐姿可能永远也不会遇到,但是在国内现在这种混乱的市场情况下,小排量的踏板车、工具车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而这些实用型车主才是中国摩托车消费市场的主力。

但是不管是什么人群,什么使用环境,安全意识应该始终保持在第一位,不仅仅是建立良好的道路环境和正面的摩托车形象,更重要的还是对自身的生命安全负责!!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权侵删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自由机械!

如果我们触动了您对机械的向往

欢迎点击“自由机械,做一个生活的玩家

深刻了解我们!期待更多玩家的加入!

应聘请猛击:寻找能一起奋斗的玩酱,自由机械 WANT YOU

做生活的玩家!

最有态度的全网络娱乐机械品牌

新浪微博:@自由机械

自由机械现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

汽车之家、今日头条、易车、天天快报

搜狐、网易、企鹅媒体平台、一点资讯

日均全网浏览量超过300,000次

版权联系:[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