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某外语培训学校兼职的时候接触了一个某非洲国家来的本色兄弟Jeffery,却号称自己来自阳光灿烂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知道这个秘密还是因为单位的人士小姐姐和我私下甚好,在我怀疑这哥们英文不纯正的时候,私下问人事小姐姐得知Jeffrey的小秘密。 英文不纯正只是很简单的一个特点,稍微耳朵尖点听过几句纯正英文的都能够听出来。可是正是因为此兄台披着一张黑人兄弟的面孔,外加满口跑火车喷吐沫星子的英文,侉式英文,再加上非洲黑土地上兄弟们特有的热情奔放,竟然在我所接触到的那个圈子混的风生水起。好像是从最初到这个培训学校进行英语突击GRE、托福学习的在校大学生开始,一直到后来的社会上的很多女孩也会到学校里来找Jeffery。每次偶遇有新的女孩挎着Jeffery的胳膊赶奔夜场的时候,Jeffery都会很开心,甚或得瑟,在我心底里却是嚣张的表情。

也因为social关系,和Jeffery参加了几次他们小圈子的聚会,也都会碰上很做作的女孩混迹其中。补充一下,他们这个圈子里的很多人都已经在中国待了好多年了,大多没有工作签证,很多都是在这个城市呆几个月,然后消失了,过后不久又在上海出现,甚至会找我借钱买高铁车票。在我心目中这就是一群垃圾。记得再一次圣诞节的联谊会上,因为室内的几个国外青年和女孩子们玩的确实忘乎所以,身为主持的Johnny,是一个纯正的有修养的美国人,实在是受不了台下的乌烟瘴气,在尴尬的提醒几次不起作用之后,非常恼火的呵斥他们,“Get out!” 令我感到可怜的是混迹他们这个圈子的很多国内的年轻女孩。我也问过几个女孩大致的情况,有的确实是抱着交流口语和欧美文化的目的,来和他们social;不过也有的是纯粹是头脑简单也好,目的不纯也罢,希望和这些人发展一段故事,然后能够有机会达成一份跨国婚姻,海外落籍;还有一部分纯粹就是撒野,真的就是没有任何目的,就是寻求一种刺激。后面这部分女孩不在少数,而且在这个圈子里玩的非常的野,她们就是很多人口中的easy girl。

曾经和一个女孩聊过,因为这个女孩已近30岁,但一直是萝莉打扮,姑且叫她Kitty猫吧。包括Jeffery在内,她和那个圈子里的好几个人拍拖过,也一起住过。我问她一直混迹这个场子的原因,她非常直接,“玩啊。难道我不知道他们什么德行。我当然知道他们都是满嘴跑火车的主,所以对他们的话基本不信。但万一哪个真的爱上我了呢?”我后来也才明白,其实很多的easy girl也并不是没有思想的人,但是很多时候好奇的本能,以及期盼中的“万一”这个极度运气的因素,成为支撑这些easy girl 继续在这个圈子里花枝招展继续下去的驱动力。 国内的义务教育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年,基本的教育已经给了年轻人基本的判定是非的能力,但现在又是崇尚个性自我的时代。很多年轻人都在“追求个性”这一亮闪闪的口号前提下,放飞了自己的欲望,好奇也好,追求自我的解放也罢,在一条撒野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如果人和人之间真的是这样两种态度,两种关系的话,只要他们喜欢,别人真没有什么话说。道德法庭?对放肆的流浪汉,或者跋扈的小姑娘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并没有从民事,或者刑事等法律层面,影响到他们之外的任何人,真正明白个中味道的只是他们自己。年轻固然是资本,但随着青春的一去不复返,在逐渐成熟的道路上他们也会承担自己行为所付出的后果。

电影《两个俏公主》讲述的两个小公主最初也是任性的样子,但这种状态并没有延续太久。生活的磨练,以及战斗中的成长,让她们知道,生活并不会总是一帆风顺,虽然贵为公主,也不能总在玫瑰乡里璀璨一生。人总需要成长,需要自己承担风雨,就像真实的世界一样,选择什么样的对待世界方式,就要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这对所有人,以及很多女孩子来说,都是应该思考的。 Easy 一时,最后谁知道未来是否一直easy呢?年老色衰时会是什么样子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