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拖着草料进入牛场,直叹现代化农业给他们带来了好日子。(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青山绿水,青草茂盛。山坡上,整齐排列的自动化牛场里,100余头的土黄牛安静地嚼着草料。村民用小三轮车装来在附近的草场割下牛草,一趟趟运来,进进出出,让深秋时节的三界村充满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是江安县铁清镇三界村,江安县委宣传部联系的对口扶贫村,近两年来,该村通过引入企业、土地流转、规模化养殖,这些黄牛已让这个小小的山村获益近百万元。据牛场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农业产业园打造正在进行升级打造,村里的传统农业正在升级转型,前景值得期待。

走进牛场,就看见了整齐划一的钢棚。“这是按照2017年的新环保要求建设,自动化程度也较高。”负责牛场的江安县三界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向前:“你感受感受,是不是走出牛场就闻不到味道了?”

牛栏中,100余头土黄牛整齐排列其中。(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向前原是县城做灯具装修的商人,2016年,向前和另外两位股东看中了这个县委宣传部引进的农业项目,经过考察,他们决定养土黄牛,虽然土黄牛个头不大,但肉质更好。

说干就干,向前和股东便投资了30余万元开始养土黄牛。开始时,他们先让农户在家里养牛,企业发放代养费,畜牧局、畜牧站协助进行技术指导。2017年,在县委宣传部、畜牧局等部门关注和协助下,他们争取到一个农业产业园项目,于是向前就开始精心运营这个牛场。

最“热闹”的时候,这个牛场里养了250多头牛,产值近50万。

土黄牛。(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把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我相信这条路是正确的。”向前说,他们计划追加投资300万,培育循环养殖,走一条生态环保的农业产业之路,“现在企业的利润还不明显,但我们已走上正轨,我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前景是光明的。”

“养殖企业的引入,让村里多了很多增加收入的机会,我们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刚刚拉着牛草赶到牛场的“割草工”李顺华是三界村一名村民。他说,他割草每月大概有2000元工资,虽不多,但好在离家近,这比背井离乡打工的日子好多了。“此外还有土地流转费用,根据土地质量,流转费每亩每年280元至480元,算下来不低了。”

这两年,三界村农业转型升级让该村变化明显。(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据县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肉牛养殖产业是2016年县委宣传部为帮助三界村脱贫,请来种养殖专家调研后制定的方案,通过引入合适的企业,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发展养殖,还让当地的经济机构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的三界村就是传统农业,务农的村民收入不高,许多人外出打工。但现在通过土地流转、公司化运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格局初见雏形,产业园目前已在规划建设龙虾池、河鱼塘,建立循环养殖系统。数据显示,引入企业两年来,给该村村民带来的直接、间接收益,已近百万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