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大叔利用桃树苗的空隙地,套种了7亩贡菊,增加经济收入,每亩可获利8000余元,据度娘讲,贡菊适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的热带山区。樊大叔听说,有些人想种贡菊又怕晋南酷热严寒气候干燥沙,沙土地不适合贡菊生长而放弃,他抱着敢为人先的试试态度,获得较好的收益。图为樊大叔和工人一起采菊。

因在古代黄山菊花被作为黄山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 贡菊始于宋,盛于元、明清。清代光绪年间,京都紫禁城里流行红眼病,皇帝下旨寻求良方,遍访名医,均未见效。这时徽州知府献上徽州贡菊花干,泡后内服外洗,眼疾即愈, 一时徽州贡菊花名扬北京城,并被钦定为贡品。图为工人在采菊。

贡菊,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中之佳品,能镇静中枢神经,增强毛细血管的抗炎力,具有清肝明目、驱邪降火、清凉解表的功效。菊花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有作用,热饮后,全身发汗感到轻松,是医治感冒的良药,也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图为工人在精心采菊。

黄山贡菊花历来就被誉为长寿抗衰老之花,具有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延年益寿功效。

樊大叔在菊花快要开花前,组织人员采摘花蕾,收集好卖给客商,花蕾上不能带叶子,几个花蕾不能连在一起,摘采要求比较严格,花蕾收购价5元,花朵每斤1.5元,7亩多贡菊可重复摘采半个多月大约5、6次。图为工人把装满桶的菊花送出地。

他说,种植贡菊是朋友介绍的,当时许多人怕有风险不愿种,什么事都要试试才知道结果如何,不要盲目跟风,敢为人先才有好的收入,要看到市场变化的高峰还有承受市场变化的低谷,就像去年苹果价格不好就锯树,今年价格涨高,又悔青肠子,去年菊花由于价格波动较大,没有多大利润,今年还可以,明年加大种植面积,现在的人爱跟风,啥挣钱就一窝蜂跟着种。他们要大面积种植时,我就育苗卖给他们。图为8岁的孩子跟着母亲一起采摘菊花。

樊大叔为了节省工人回家吃饭时间,让老伴把饭做好送到地里。他说,到了采摘后期,花蕾少了,工人一天也采摘不了多少斤,也就挣不了多少工钱,咱要根据情况增加单价工钱,要保证工人的基本收入,都是下苦的都不容易。像樊大叔有头脑敢尝试有种坚持的倔强精神,何愁不挣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