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以后,白崇禧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随后他们在广西进行了全省动员,扩编部队。当时广西抗日情绪高涨,青年人踊跃参军,仅仅一个月时间,便征集了十万新兵。广西的军队编成了4个军,40个团,后来进一步改编成了第11集团军、第16集团军和第21集团军。同时按照统一编制,这些新桂系的军队也被称为“第五路军”,并在不久后开赴抗日前线。

1939年,第五路军某师有一名列兵,在田家镇作战时受了重伤。当时因为担架兵太少,他被遗落在一条已经撤退的战壕上面。在这里,普通的士兵能够爬出战壕已经算是本事了,手中的枪肯定大多数丢在了战场上。

这名列兵却不一样。列兵的右臂和胸膛虽然受了重伤,仍旧背着枪不放。经过一天一夜的摸索,终于到达了后方,赶上大部队。但因军队忙于撤退,他还得不到收容。

后来,他找到一所后方医院,因为太累、太痛苦,没有经过登记就连枪带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昏沉沉地睡去。医官看到,怕增加他的痛苦,偷偷把他背在身上的枪拿到旁边去。

大约半小时后,他醒了。医官赶忙去帮他敷药。谁知,发现手枪不在身边,列兵突然抱住医官高声嚷:“把枪给我!”任医官怎样解释都不听,只好把枪拿给他。

看到枪,列兵才放开了医官。他抱着枪,对医官说:“我的命可以给你,枪不能丢。”

直到列兵的部队军官来后,他才把枪交出来。

“枪是列兵的第二生命。如果故事中的列兵不明白这个道理,枪早就丢了。”部队里的军官说,列兵的这个举动,不是和战场上的英勇故事有同等价值吗?

于是,第五路军的军官向参谋长李品仙进言,希望军队除了关注战场上英勇的事迹外,也关注士兵的生活,这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军队的素质,也能达到教育士兵的效果。

资源来源:1939年9月9日桂林《广西日报》

爱历史特约作者 莴笋面包 独家稿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