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接受孤独,才能过得更好。”

“只有不断学习,你才能够变成一个优秀的人啊。”

“这一生,听过太多道理,却仍然无法变成期望的那个人。”

知行合一。

那么,问题到底在哪里?

我们所听过大部分道理,都是以方法为中心,而不是以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为中心来表达。

过度看重方法中心论的人,就好像一个丢了手机的醉汉,但他不去他丢失手机的地方寻找,而在路灯下寻找,理由是:“路灯下光线好,好找”

就像一个刚刚建好的毛胚房,这个毛胚房无法使你舒适,但是你可以睹物,来满足你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幻想。

大道理常常告诉我们一种方法,在遇到某种问题时,应该用哪一种方法来应对,强调的是问题的相似性以及应对方法,从而导致对一类相似的问题使用千篇一律应对方式,从而忽略了在解决问题时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失恋了。于是你在知道或其他地方提问:“如何才能够快速的从失恋中恢复过来。”

有人告诉你,“这世上可以治愈一切的良药便是时间。”

也有人告诉你,“寻找是摆脱旧痛最快的一种方法。”

还有人告诉你,“提升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这些方法对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对。

但是却不一定适合你,这些方法都是从客观的自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可能使用这一种可以摆脱了失恋问题,但每个人所经历的分手过程都是不尽相同的。

当我们试图解决问题时,合理的方法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但是当我们把方法看作唯一中心时,就会忽略一点,“是因为什么才会创造出这个方法。”

方法其存在的前提,是为了帮助我们合理的达到目的,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我们应该挑选怎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如果只注重方法,我们就容易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遇到某一问题--将这个问题归类于某一分类标签,从而使用大道理所提出的方法论来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是似机械化的,只知道按照所谓的道理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愿意思考,只期望能够有一个人能够指给你一条明路,你只需要按照他所说的方法去做就足够了。不可否认,有时候他人所提出的方法,对你确实是有效的,成功的帮助你摆脱了困境,但如果无用呢。这也是“为什么听过这么多大道理,我却仍然无法过好这一生。”

对于生活而言,大多数事情都不是由一个因素所决定的,事件也永远是充满不可确定性的,现实不会因为你使用了大道理中所提出的方法,而使你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时候,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做,却不一定知道我们为什么应该这么做。

例如“学会接受孤独”这一观点或者说方法,很多人会告诉你,你应该怎样怎样去做,这样做的好处有什么什么。但是却很少有人问过你,你为什么要去接受孤独。你说:“我想要学会接受孤独,是因为我想要变成一个优秀的人。”

也许你是因为看到了许多言论,他们告诉你,孤独的人往往会很优秀。但是我们忽略的一件事是,除了孤独之外,还有其它的很多特质也会使一个人看起来很优秀,孤独只是他所凸显的一种特质。

但是我们却很容易本末倒置的认为,是孤独衍生了他其他的特质而使他显得优秀,而不是,他的所有特质中孤独最为突出,没有其它特质的衬托,孤独也可以被叫做孤僻。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孤独而去孤独,也许终其一生,你都不会得到你想要的那种孤独。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因为那些宣扬孤独的人,在他们不孤独之前,就已经很优秀了,但正是这种优秀,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去浪费在无用社交上,所以他们显得孤独。

你力求每一次都做的对,却在一开始就做错了。

当你放弃“究竟怎么做才是对的。”这个观点时,你也许会体验到平常许多体验不到的感觉。你将会开始不再注重我应该用怎样的方法,而是去思考,我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什么。

寻找方法往往比面对问题要简单的多,但是后者所带来的收益也远比前者大得多。因为当你选择面对问题时,也即代表着:“你决定将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由许许多多的大道理所勾勒出来的人生。你开始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愿意为自己负责而不是怪他人的方法不行。

这是想要过好一生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你必须把自己看作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依靠他人指引的盲人。从小到大我们都可能活在他人所勾勒出的世界里,当你表现出他们符合的期望时,你就会得到奖励。

小的时候是,如果你好好学习,我就买玩具给你。长大了之后,你会发现你的一切都在被安排着,你将会进入什么行业,你应该在什么时候结婚,你只有按照规定的路走下去,才是“对”的。明确自己的需要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道理,没有任何人能够告诉你你想要什么。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不停的赚钱,这样就会过得幸福。这是别人的价值观。

如果你不想受到伤害,那么最好不要在感情中投入太多。这也是别人的价值观。但是这些都不是你的观念,不论它帮助某个人解决了再大的困境,它都可能对你毫无用处。

放弃“我必须做的对。”

这个想法会是开始的第一步,然后我们才可能开始接受,我应该坚持自己的观念,而不是听从大多数人的想法。在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做出对的选择,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做出自己可以负责的选择。对的选择和对自己负责的选择,每个人都会选择前者,但是实际上,选择后者或许会,会让你过的更快乐一些。毕竟,每个人都可以听到无数“对”的观点,可以让你成功的观点,但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永远只有少部分人。

但是面对问题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经受痛苦。我们有时所需要面对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由各方面因素所导致的失败。例如,我感觉自己过的不好。

如果是让你听一个大道理的话,我可以很轻松的告诉你:“你只不过是太闲了,等你忙起来就没有时间想东想西了。”但是,这并不能够帮你解决问题,甚至可以说没什么卵用。

因为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的人和知道怎么做的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知道你应该忙起来,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你为什么需要忙起来,你应该怎样忙起来,你应该去做什么使你忙起来。所以即使你忙起来了,你依然会感觉过的不好。

“那怎样才能够过好这一生?”“抱歉谁都无法给出你人生的答案。”

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说呢?

相关文章